寶媽們,您有沒有感覺,喂養孩子很難。怎麼喂孩子吃飯才是最健康的,最合理,最安全的呢。
不合理的喂養,引起積食,就會引起寶寶發燒。
今天小編一一為你解釋。
【中醫小貼士】
孩子不愛吃東西,原因有以下:
1. 某一次或幾次飲食過多,造成食積。
2. 零食過多,脾胃負擔不起。
3. 寒涼過多,傷了脾胃陽氣。
4. 食積或飲食所傷後發熱,沒注意養脾胃、化食積,而是用寒涼藥強行退熱,傷了脾胃陽氣。
5. 孩子飲食時,注意力分散,如看電視等,不利於脾胃。
6. 孩子一邊吃飯,大人一邊批評孩子,給孩子壓力,也會造成腹脹,厭食。
7. 飲食種類過多過雜,脾胃不堪重負。
ADVERTISEMENT
怎麼辦呢?首先要避免上面這些,接著要養脾胃,以節飲食為大法。飲食有節制、有規律,才叫節飲食。
就孩子而言,節飲食就是:愛吃什麼,注意不要吃得過多;不愛吃東西時,就不吃。
孩子沒有自律,遇到喜歡吃的東西,往往使勁吃,甚至直到小肚子撐得大大的,東西實在咽不下去了,還要含一口在嘴裡不吞下去。這樣就容易造成食積。
當脾胃受傷後,出於自我保護,孩子有可能食慾變差。這是因為脾胃要休息,要在休息中得到修復。這時候千萬不要追著喂,千方百計哄著吃,這樣只能給脾胃更大的負擔。
有人也許擔心:不吃東西,孩子不長怎麼辦呢?其實,吃了也不吸收,還不如不吃。等脾胃養好了再吃,孩子還是會長的。
孩子發燒前一周有四大症狀:
ADVERTISEMENT
耳朵晚上紅一隻或兩隻都紅;
口氣重,大便臭或干,
手心熱或手背熱。
要是這些都有了,發燒馬上就開始了。這些是身體警報,做父母的要細心觀察,發現情況趕緊去處理。手背發熱是外感風寒,薑湯早期發汗好。手心發熱是內熱,需要清熱解毒養陰。外感多流鼻涕,內熱多嗓子疼,扁桃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