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月入共6000,可買多少錢的房子?

@ 2017-05-20

房租從開始的1500令吉,增到去年的1800令吉,雖然有分租給大學同學,但始終不是長遠之計,假如結婚後繼續租屋,不將房間分租,以便雙方在外坡的親友來探訪,有個住宿的地方,心想每月1800令吉的租金,不如多加數百令吉,說不定可以供得起房屋貸款分期。

俊興和依雯兩人準備在明年結婚,他們希望在結婚前可以買到自己屬意的房屋,不過,他們沒有買屋的經驗,從念大學到大學畢業後,出來工作5年,都是在外租房。

房租從開始的1500令吉,增到去年的1800令吉,雖然有分租給大學同學,但始終不是長遠之計,假如結婚後繼續租屋,不將房間分租,以便雙方在外坡的親友來探訪,有個住宿的地方,心想每月1800令吉的租金,不如多加數百令吉,說不定可以供得起房屋貸款分期。

不過,我們不曉得應該準備多少的自付款,或者說頭期錢,還有以兩人月入6000至7000令吉,目前年齡30歲,可以購買多少價位的房屋?

此外,在購買房屋之前,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以下是兩人在信中提出的問題:

1)購買建成的房屋或興建中房屋的分別,有哪些風險?

2)興建中的房屋與建成的房屋,在價格上有多大差別?

3)購買房屋需經歷的整個過程?

4)與發展商或賣方以及銀行簽署買賣合約之前,還需注意哪些事項?

5)在選擇貸款銀行時,應注意哪方面的問題?

答:多問多聽多比較

許多人都曉得,買房子與購買其他商品不一樣,房屋是耗資數十萬令吉的資產,一旦決定錯誤,可能會賠上不少辛苦賺來的金錢和儲蓄。

建成的房屋與興建中的房屋,價格上會有一些差別,至於差幅有多大,沒有一個標準,因為這要看產業所在地區、是永久地契或租賃地契等因素。

關於購買房屋的過程如何,這又分為是向發展商買、還是在二手市場買,假如是買發展商推出的房產,首先要知道產業地點,之前是否為沼澤地或是低洼地。

如果個人在意這些地點,或是對這些地點沒有信心,最好是不要買,以免付了訂錢之後後悔。

購買發展商新推出的產業,應該注意的事項包括:選擇聲譽好的發展商、查看發展商是否將土地抵押給銀行、產業如果是租賃地契、契約還有多少年,建築藍圖是否已獲批准等等。

另外,發展商提供的新屋推售小冊子,只能充作參考,從裡邊提供的資料,加上售價做比較,然後再請教一些對購屋較有心得的前輩,以免做出錯誤決定。

當中有些發展商為求提高產業計劃的吸引力,也包括免買賣合約律師費,可是,必須選用發展商的律師。

這一點有利有弊,好的是可省去律師費,但卻受制於發展商,特別是服務公寓的購屋者,應該仔細閱讀買賣合約的內容,因為那未必是一份標準的合約,而是由發展商本身律師草擬的文件。

至於購買轉手房屋,最好能確保賣主不是破產者,雖然可能性不大,但曾發生過一些買主面對這樣的問題,導致房屋的交易程序拖延很久。

此外,與銀行簽署貸款合約之前,必須準備足夠的律師費及印花稅,因為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政府徵收的印花稅是首10萬令吉1%、接下來11萬至不超過50萬令吉2%。

在選擇銀行的貸款配套,是以個人的財務條件為準,這需要由銀行貸款部為個別申請者進行估算,譬如申請者的年齡、收入有多少,準備購買的房屋價格在哪一個水平,預備貸款多少百分比等等。

假設兩人購買的房屋價格約45萬令吉,貸款額為房屋價格的90%,那麼10%的首期購屋款是4萬5000令吉,再加上律師費與印花稅,需要多準備1萬5000令吉,加起來需至少準備6萬令吉,這是一筆不能節省的開銷。

至於裝修費可按個人財力來分配,如果手上有充裕現金,可以多花一些資金,如果不是,那麼只安裝電燈、風扇、鐵門、添購普通家具也行。

俊興和依雯兩人月入6000至7000令吉,估計每月供款約2000至2200令吉,如果貸款分期30年,可以貸款40萬令吉,必須是兩人信用紀錄好,沒有其他的貸款如汽車、大學學費貸款等等。

假如仍有其他貸款要償還,那麼銀行在批准之前,可能會有其他考量,例如減少貸款額的申請,如果是這個情況,那麼兩人對房價的要求可能需要降低,改為購買低於40萬令吉的房屋。

文章來源: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產業問診‧文:鄭碧娥‧2017.05.0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