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看上去是如此的不公平,因為80%的財富只掌握在20%的人手裡。有些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並且更讓人憤懣的是,有錢人越來越有錢,沒錢人越來越沒錢。這種現象有個詞形容叫「馬太效應」,揭示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很多人解釋有錢人之所以越有錢是因為他們已經積累了第一桶金,有了賺錢的基礎,或者認為他們有更多資源、人脈等等。這些回答都只是停留在答案的表面,是結果卻不是原因。真正錢越賺越多得靠一個人的人品。
圖|百度
具體來說,一個人要想賺到比較多的錢,首先得「勤儉好學」。何為勤儉?認真踏實的做好分內事,絕不敷衍、不虛榮、不搞表面功夫就是勤儉。所謂習勞知感恩,一個勤勞的人願意付出,能體諒他人,能愛人惜物,是能富貴的前提與基礎。如果這個人還能好好學習他人的知識經驗,不斷提高自己,那他的富貴就是必定的。有句話叫「人不學,不知道」。這個「道」,就是規律,就是方法,就是技巧,若不學習就永遠不知道致富的規律或方法,也就沒有擺脫自己固有「行為模式」的可能。這個行為模式如果用佛教的話說就是「習性」,用科學的話說就是「潛意識」。所以人要有錢,先得改變使自己貧窮的「行為模式」,這個得靠「學習」。現在人有句掛在嘴邊的話:「知識能改變命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圖|百度
其次,得「修身養性」。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貫穿這些的基礎是「德行」,君子厚德載物,一個人的德行就象是船,錢就如海中島嶼上的珍寶,船越大裝載的寶貝就越多;如果德行不夠,叫「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船太小而裝的寶貝太多就難免陰溝裡翻船。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一有錢就出事,要麼被抓了,要麼鬧離婚了,要麼身體大病了……俗話講得好:「財多身子弱」,他的「船」不夠大,承受不了那麼大的福報呀!這個得看看最近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才能理解的更為透徹。
圖|百度
可能有人要反駁了:為什麼有的富二代整天花天酒地,換女朋友就像換衣服一樣,花上億的錢開生日party,他德行配位嗎?不也活得好好的嗎?好吧,我承認我們是肉眼凡夫,不能通三世因果,但我知道一個人的福報是有限的,大量的耗損必然在其他方面要得到補償,因為能量守恆,總有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天。你只需靜靜觀察,就會發現規律有如算術般精準。
再者,得「廣行布施」。錢是通財,只是暫時由自己保管,不要當守財奴, 所謂「多藏必厚亡」,多餘的錢財只有布施流通出去,廣種福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才能得到更多。這與農民種田總要留足下一年的種子的道理是一樣的。在兩千多年前的佛陀時代,印度有個富翁叫善施,他總是接濟無依無靠的貧苦人,被人尊稱為「給孤獨長者」。曾經為了供養佛陀一處講經說法的園子,甘願以黃金布地。善施先後七次散盡家財幫助他人,錢賺得一次比一次多;中國春秋末期,輔佐越王勾踐奪取天下的范蠡也是廣行布施,家財三聚三散。
圖|百度
好,可能你的問題又來了:賺更多的錢難道只是為了布施、做善事嗎?
否則呢?
為了過得幸福呀!
你說到了點子上了,關於如何過得幸福請閱讀本人即將發布的拙作《這下徹底明白,金錢與幸福的關係原來是這樣滴!》一文。
(更多分享請關注微信公眾號:bd818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