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話大體意思就是說英雄人物的後代一定不會差,而窮人家的孩子翻身就會很難,我們都知道曹操和劉備都是三國中的風雲人物,能做到統領三軍,讓無數英雄好漢都歸他們所用,劉備和曹操的智商和情商都是遠遠高於普通人的,
那麼同樣是梟雄的後代,為何曹操的兒子們那麼厲害,曹操有25個兒子,早死了八個,也就是說活下來的有17個,為世人所熟知的有曹植、曹沖、曹昂、曹彰、曹丕等人,從小我們就知道曹沖稱象,可以看出曹操的兒子有多聰慧,而曹植的那句「本事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流傳至今,曹丕自然是不用說,也是一個經天緯地之才,然而劉備一共有三個兒子,每個都是資質平平,比較有名的就是劉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扶不起的阿斗」的那位,那麼同樣是梟雄的後代,兩者為何差距那麼大呢?原因無非這麼幾個
阿斗
遺傳並不是主要原因
我認為遺傳基因絕對不是主要的原因,阿斗小的時候諸葛亮也曾經誇讚他聰明伶俐,劉備和曹操都是梟雄,他們的遺傳基因自然肯定是沒有問題,所以我認為遺傳基因絕不是主要的原因
曹植
後天教育
一個人的成就主要就是看智商、情商和後天的教育了,既然遺傳沒有問題,那麼最大的問題就是教育問題了,我們先來看劉禪,有劉禪的時候劉備已經46歲了,可謂是老年得子,所以劉備對劉禪十分寵愛,可也沒有到溺愛的程度,劉禪從小就學習很多古代兵書,並且還學武,但是由於劉禪年幼,所以劉備和諸葛亮去征戰四方的時候劉禪並沒有參與其中,劉備去世後,大多數時候都是諸葛亮在掌權,劉禪根本沒有機會操練自己,好不容易等到諸葛亮死了,原本以為可以做主了,沒想到諸葛亮死前又安排了很多大臣輔佐劉禪,所以劉禪的一生都是在輔佐中度過的,他基本沒有機會鍛鍊自己,而且由於諸葛亮多年的嚴苛要求之下,劉禪出現了逆反心理,諸葛亮要他「親賢臣,遠小人」劉禪根本不聽,奸臣一給他說好聽的話,他就信了,毫無判斷的能力。而劉備的另一個兒子劉永因為被人詆毀,根本不受待見,幾十年都不可以參與朝政。
曹丕
然而,曹操的兒子們就沒有這麼舒服了,曹操從小家教就十分的嚴苛,就拿曹丕舉例,曹丕六歲的時候就已經學會射箭,八歲可以在馬上精準射中目標,十二歲的時候就跟隨曹操征戰四方,在軍中會經常幫忙曹操處理軍中事務,所以曹丕從小學習到的兵法、治國之道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運用,而劉禪學的東西要麼就是學不會,要麼就是沒有得到實際的運用,曹操則是將孩子置於在水深火熱中磨練,曹丕在戰爭中學會太多的東西,這是在溫室里長大的劉禪無法比擬的,曹操的其他兒子也和曹丕也一樣,跟隨曹操征戰南北,培養了獨自處理緊急事件的能力。
所以兩者的教育才是最關鍵的,一個人的成才自然是和千錘百鍊密切相關的,在溫室里長大的劉禪自然沒有曹丕那樣的幹練,這應該就是兩者差距最大的原因吧
兒子數量不同
當然,這個原因也很重要,曹操有25個兒子,出名的也就七八個,劉備只有三個兒子,沒有出現厲害的人物也可以理解,畢竟兒子數量多,出現天才的機率自然也會更大,這是毫無疑問的,不過我覺得天分是其次的,教育才是關鍵,如果劉備教育兒子的方法都和對待劉禪的一樣,即使生了一百個兒子,我想也不會有太多能力出眾的人。
感覺阿斗很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