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了辛苦的懷胎十月,有些媽媽發現,自己竟脫胎換骨、重獲新生了:腰不酸了,月經不痛了,胸還變大了......
難道生孩子這麼神奇,還能治病、豐胸
?
傳言一:生孩子治痛經?
確實有一部分寶媽在卸完貨後就不再痛經了,但這種「福利」可不是每個女性都能有的哦~運氣不好的,生完後該痛還是痛!
雖然都是痛經,但在後面搗鬼的傢伙卻是不同,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如果你有宮頸口過緊、子宮後位、子宮發育不全等問題,導致經血流出不順暢,中醫講:「不通則痛」!原發性痛經便會找上門來。
所以,想趕走原發性痛經,就要想方設法讓經血順利排出,這時「生娃」就能發揮作用啦!
宮頸是胎寶寶走向新世界的大門,胎兒要想通過,就要擴張原本狹窄的宮頸。胎寶寶娩出後,宮頸口就沒以前那麼緊了,經血流出就順暢很多。
所以,很多女性生完孩子後,每次來大姨媽,就不再那麼痛啦!
但繼發性痛經就不那麼好對付啦,因為她多是被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殺手逼上「梁山」的,生娃起不了多大作用,只有把這些「敵人」徹底擊退後,她才能消失。
不過,有些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在生完孩子後會有所緩解。因為在懷孕期間有孕激素這個幫手,能抑制異位的子宮內膜生長。
所以,對待生孩子治痛經這件事,不能光看表面,還要看後面真正的原因!
傳言二:生孩子治平胸?
在生完娃後,很多媽媽會發現,之前平坦的飛機場變成了傲人的雙峰,自己竟迎來了第二春。
其實這要歸功於孕激素、雌激素和泌乳素,為了出生後寶寶的口糧,它們要使乳房內的脂肪組織、乳腺組織以及乳腺管增生,乳房便會從A變成B,從B變 C。當然,這也要付出代價,有些媽媽會感覺到:痛!
不過,悲催的是,這種傲嬌的姿態維持不了多久,哺乳期結束,雙峰又會被剷平為飛機場。
這位移山的愚公就是激素啦,結束哺乳後,孕激素、雌激素以及泌乳素的水平都會逐漸降低,直至恢復到懷孕前,只是恢復時間因人而異。
所以,對那些想通過生娃來豐胸的妹子,只能說: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傳言三:生孩子治子宮肌瘤?
有人會勸子宮肌瘤的患者:趕緊生個孩子吧,生完子宮肌瘤就沒啦!
真是如此嗎?非也!
事實是:懷孕期間,子宮肌瘤反而容易增大。因為孕媽體內雌激素上升,不僅會讓胎兒穩定,還會讓胎兒的近敵—子宮肌瘤沾光。
而分娩後,新媽媽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恢復到正常,子宮肌瘤沒有了「保健品」的滋補,會「營養不良」,從而有所萎縮。
所以,「生孩子能治子宮肌瘤」,只是一種錯覺,而已!
傳言四:生孩子治胃下垂?
聽到這個說法,袋鼠麻麻表示一驚!難道是因為隨著子宮增大,把胃頂了上去,就治好胃下垂啦?
怎麼不想想,孩子生完後,子宮下移,失去依託的胃不照樣又垂下來了嗎?還有些寶媽產後腹壁鬆弛,反而更易胃下垂。
所以,「生孩子能治胃下垂」的說法,也不成立!
不過,生孩子確實能治好2種病:懶癌和潔癖。
當媽前,為了不洗碗,寧願餓著也不做飯吃。當媽後,為了不讓孩子餓著,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廚神」。
當媽前,看見shi,有多遠走多遠。當媽後,天天拿著帶shi的紙尿褲研究,看寶寶是否有消化不良。
所以說,不生個孩子,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能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