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9日訊)《2017年全球旅遊業競爭報告》排行榜上周出爐,大馬在136個國家當中排在第26名,是東南亞地區表現第二優秀的國家,僅次於第13名的新加坡。
我國排名雖比2015年下滑1名,但積分卻稍有增加,從4.41增至4.50。表現最好的領域是價格競爭力,表現最差的領域則是環境永續性。
這份由世界經濟論壇發布《2017 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點出,「大馬是因為價格競爭力(第3名)、航空連結度(第21名)及漂亮自然景點(第28名),成為吸引人的旅遊景點。」
「除了擁有利商環境(第17名),大馬也擁有強大的人力資源(第22名,攀升8名)。」
報告指出,大馬的資訊科技環境(第39名,攀升15名)、旅遊服務設施(第46名,攀升22名)及國際開放度(第35名,攀升11名)出現長足進步;但文化資源和商務旅遊(第34名,下跌7名)及商業環境都有所退步。
「為了加強競爭力,大馬應該提升對旅遊業的重視程度(第55名),發展文化資源及商務旅遊,並且解決環境永續性(排名第123名),好好保存漂亮的自然景觀。」
根據記者觀察,我國在旅遊業價格競爭力方面,我國排在第3位,僅次於埃及和伊朗,甚至打敗鄰國印尼及泰國;而機場設施方面排在第21名。
不過,報告引述亞航首席執行員東尼費南迪斯的說法指出,大馬只有一家公司負責國內所有主要機場,非常缺乏競爭的情況,這造成機場業者可以隨意決定機場收費,不但影響乘客,更打擊旅遊業及航空業。
他也揭露,大馬的機場系統供應商也同樣被壟斷,儘管實還有其他更便宜、更優秀的系統,但所有航空公司都被迫使用一種系統。而政府應該破除壟斷,或者落實讓壟斷業者更能有效運作的制度。
「只有競爭,才能減輕目前效率不彰的問題,並以對的價格提供服務。如果政府和航空業者真的在乎,我們是時候要在壟斷殺死航空業之前,就破除壟斷。」
此外,我國表現最差的領域是環境永續性,在136個國家當中排在第123名,可說是敬陪末座,其中瀕臨物種(第128名)及森林覆蓋率改變(第125名)是最嚴重的領域。
大馬偶而會因為我國或印尼的森林大火或印尼燒芭活動,遭遇霾害,因此我國在PM2.5粒子單項也排在第11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