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富人和窮人
近日,李嘉誠接受外國記者採訪,經過歸納總結,大概意思是(職場)在這個世界上有80%的人是窮人,他們之所以生活貧窮,不是以為他們沒有夢想,而是有了夢想(目標)而沒有膽量和執行力去把夢想逐步變成現實。
很多人想一夜變富,第一想到的是投資,投資致富的先決條件是將資產投資在高報酬率的項目上,存放銀行升值差,無異於浪費資源,但是這往往都是高風險投資,對於小白來說就是一場賭局。
坤哥不建議小白隨大流地冒險拿著自己辛苦錢去投資股票,白銀黃金啥的,這不理智,面對資本大鱷,最終吃虧還是自己。(小編曾經經歷過慘痛的教訓)
職場
有一個小故事挺有趣,分享給大家。
假如有1W元錢,5個人分,每人可得2000元,誰也不窮,誰也不富。要是其中的兩個人用自己的2000元去做生意,每人又賺了1W (假設做生意不虧的情況下),那麼這個社會財富總量就達到3W元。而其中的兩個富人擁有2.4W元,占80%,3個窮人擁有6000元,占20%。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說3個窮人窮是因為兩個富人富了嗎?很明顯不能。因為這2個富人的富來自於社會財富的增量,而不是從另外3個人手中奪取的存量。
不僅如此,兩個富人在給自己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給3個窮人增加了就業機會和勞動收入。
那樣,在兩個富人每人的財富總額達到1.2W的時候,3個窮人每人的財富也可能不再是2000元,而是3000元或者5000元。
法國有位貧窮的年輕人,經過十年艱苦奮鬥,終於成為媒體大亨,躋身在法國50名大富翁之列。在他去世之後,他的遺囑刊登在當地報紙上:我也曾是窮人,要是有誰知道窮人最缺少是什麼,將得到100W法郎的獎賞。幾乎有兩萬人爭先恐後地寄來自己答案。答案五花八門,大部分人人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另一部分人人為窮人最缺少的機會,技能。。。但是沒有答對。
職場
一年後,已故富豪的律師公開了答案:窮人最缺少的是成為富人的野心!
這裡說的野心,準確來說是我們常講的雄心壯志,有目標,有追求,通常富人之所以能致富,較負面的想法是認為他們運氣好還是從事不正當的行業,較正面的想法是認為他們比別人更努力和節儉。
因此,在職場和創業中,小編總結出窮人致富的4條秘訣:
有野心 = 有理想 = 有目標 = 有規劃 =懂得如何一步步去實現目標。
頂級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 帶著問題有針對性的讀書上網查資料。
有條件的冒險主義精神 。(不盲目冒險,做到投資決策有理有據。)
耐得住寂寞的心態 (拒絕浮躁,不刻意追求爆發富,細水長流的財富才是最穩最強)
苦幹+巧幹(苦幹=數量級的干;巧幹=在大量的實踐中總結規律優化調整達到最優最有效率的做事方法)
李嘉誠,王健林,馬雲,任正非,李彥宏等等一批富豪都有一個共同點,那是在創業初期 到創業成功無不是圍繞以上5點要素來踏踏實實做事業。(職場)
我是職場達人坤哥,從事創業銷售多年,如果你喜歡銷售技巧、話術、真實能落地的案例,想知道人情做透四招,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祝周中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