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華人又叫土生華人,是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六甲、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一帶的明朝人後裔,是古代中國移民和東南亞土著馬來人結婚後所生的後代。
還記得曾經風靡一時的電視劇《小娘惹》嗎?娘惹(Nyonya)就是對土生華人女性的統稱,而男性則被叫峇峇(Baba)。
《小娘惹》劇照
為你解密土生華人婚禮 1)保留了不少中國傳統習俗
比如,重要的婚慶儀式必須根據新郎和新娘的生辰八字,選擇適當的才能舉行。在這類儀式過程中,必須小心遵循各種禁忌(Pantang),而且得邀請神靈、祖宗和長輩前來見證,婚禮才能得到承認。
2)納彩的橘子須依據吉利的數量,一般為六個或其倍數
贈送橘子是因為它顏色吉利,外形圓滿。橘子的數目寓意新人婚姻美滿,天長地久。
3)新郎贈送給新娘的珠寶必須要是成套的,通常包括三件式胸針、耳環、手鐲、腰帶、帶扣和戒指。有時也會添加掛墜、項鍊、紐扣和腳鐲等其他飾品。
4)新娘那精緻的娘惹傳統禮服叫做「可峇雅」(Kebaya),原本是土生華人中屬於有權有勢的貴族的專有裝束,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但現在它已經成為一種平民化的特色服飾了。
新加坡航空的空姐制服就是輕便版的娘惹Kebaya呢。
娘惹Kebaya的剪裁顯腰身,使姑娘少婦愈加嬌媚、婀娜。娘惹的身上離不開首飾,項鍊上鑲著珠寶,耳墜垂在耳邊,胸前的扣牌用金銀圍裹珍珠寶石,做出精緻得不能再精緻的花紋。
5)到了結婚當天,一大早新郎與伴郎上門迎親,他們必須通過伴娘設下的重重關卡才能夠抱得美人歸。遊戲關卡通常千奇百怪,整個過程笑聲不斷。比如,要嘗遍酸、甜、苦、辣不同口味的食物,祝願兩人在將來不論經歷什麼風風雨雨,都會一起走下去。
在擋門遊戲的最後,新郎會宣讀伴娘布置的「愛妻誓言」承諾自己的愛與責任。遊戲如果通關不成功,新郎與伴郎會塞紅包給伴娘拜託她們放水,誓要抱得美人歸~
6)喜宴在華人婚禮中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海峽華人在喜宴喝酒的時候一定要高喊「飲勝」。
「飲勝」來自粵語,代表喝盡、喝乾,有恭賀新郎娶到美嬌娘的意味。
或許和中國婚禮最大的不同在於: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一般沒有鬧洞房的習俗,因此婚禮上只要新人來敬酒,朋友們就會故意在酒里加料,把「飲勝」拖長音喊,故意整新人,讓新人走不掉。
你們會不會覺得這種「小兒科」惡作劇,太斯文了?
一場婚禮,不僅是一個儀式,背後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兩個家庭衷心的祝願,許多親人忙碌的身影。這一天,是新人生命中無可取代的重要回憶。將來的某一天,他們也會目睹自己的女兒穿著Kebaya,巧笑嫣然,把愛與文化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