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危機:美國水域遭到藻類毀滅性攻擊

@ 2017-05-06

1/8 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東海岸的印度河瀉湖流域,其極負盛名的生態多樣化環境已經被藻類的過量繁殖大幅損害。這種 " 藻華 " 現象,也對當地的自然經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人們在感到痛心的同時,也在努力尋找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並積極用各種措施應對這次 " 生態危機 "。

2/8 印度河瀉湖流域,曾是超過 2900 種動植物生活的天堂。而今,隨著綠藻的過度繁衍,搶走了魚類和其他生物的氧氣,導致現今湖面上死魚成片,綠藻肆虐。因為綠藻有毒,所以許多以水生生物為食的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也難逃厄運。據美國國家數據,從 2011 年開始," 藻華 " 現象每年都會發生,危害性逐年加重。在 2016 年,又有超過 100 萬隻動物因其而亡,包括海牛、海象等哺乳類動物。相比於 2000 年該流域 7000 只動物的死亡而言,2011 年超過 120 萬隻動物的死亡數字令人觸目驚心。

3/8 同時,牡蠣數量的大幅減少引得人們憂心忡忡。因為牡蠣承擔了部分凈化水質的作用,一旦它的數量銳減,毫無疑問將會給現今糟糕的情況雪上加霜。牡蠣的消失也從側面說明了,當地的生態系統已處於超負荷的狀態,憑藉自然自身的力量恢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4/8 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當地許多依附於自然環境的經濟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據相關人士透露,不斷惡化的水質已經給當地帶來約 25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75 億)的經濟損失,集中於漁業和旅遊業。當地漁民對此表示既無奈又痛心," 據我們觀察,海鱒是受影響最大的一種魚類。原來我們一天能捕二三十條海鱒,現在一天能捉到一兩隻,就算是幸運了。" 旅遊業方面同樣備受折磨。一位負責野外皮划艇項目的負責人說:"2016 年以前,我們發展得很好。有很多遊客趕來一睹海牛和發光的浮游生物的風采。但在 2016 年,有超過 9000 名旅客向我們詢問水域污染的問題。這真是讓我們惴惴不安,為我們以後的發展敲響了警鐘。"

5/8 生態污染對於當地的環境和經濟發展有如此大的危害。那麼,綠藻又是怎麼進入到這些水域內的呢?據專家們猜測,極有可能是附近農田和草地上的農藥,經雨水沖刷過後流入了水道和支流中,最終導致了如此嚴重的後果。除此之外,2000 年到 2016 年期間,水質報告中磷的含量上升了 75%。磷是一種人類生活的副產品,廣泛存在於農藥和生活垃圾之中。這說明,在這十幾年中,人類的活動也是生態環境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6/8 自 2000 年以來,超過 15 億人口遷入到附近區域,新建房屋超過 50 萬所。同時,與人類活動相適應的公共設施的建設,如道路,停車場等,也加速了污染物質流向河湖的過程。再加上生活廢水以及部分化糞池的泄露,這些因素都加劇了印度河瀉湖流域越來越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

7/8 儘管之前政府也做了很多努力,投入了許多資金,但收效甚微。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當地政府也決心重振旗鼓,挽救這一片即將消失的世外桃源。政府相關官員表示,他們將避免重蹈覆轍,對於新建的房屋和基礎設施設立更嚴格的監管制度,以防止大量生活垃圾進一步進入水道,污染環境。同時,佛羅里達州政府將撥款 2400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16.8 萬億元)以整治環境。在布里瓦德縣(印度河瀉湖流域附近一個狹長的區域),民眾投票通過了一項環境整改決議。在此決議中,政府將在未來 10 年內增收約 3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21 億)的銷售稅。用這筆錢來改善生態環境,具體措施包括升級污水處理系統,拆除部分化糞池等。當地政府也準備在湖邊種植大量紅樹林,以凈化水質,防止情況進一步惡化。

8/8 針對現今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一位餐廳老闆無奈又沮喪地說:" 我的飯館裡現在賣的是切薩皮克(美國一城市)的牡蠣,而不是佛羅里達的牡蠣。我真想賣我們當地的牡蠣啊,但現在越來越少了,我根本買不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