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賺新幣就要付出辛苦!為避免長堤堵車,大批馬勞天未亮趕至新加坡,公園打地鋪等待開工!

@ 2017-05-06

要賺新幣就要付出辛苦!為避免長堤堵車,大批馬勞天未亮趕至新加坡,公園打地鋪等待開工!

(新山5日訊)為避開柔佛長堤堵車的尖峰時段,大批馬勞每天在天未亮就越堤到新加坡舊兀蘭鎮中心停留,

更有好幾十人躺臥該中心的便利商店門口補眠。

據新加坡報導,每天約有4萬名摩哆騎士往返馬新兩地,這些在街邊補眠的馬勞,會待至早上七、八時才到公司開工。

每天至少有數百輛摩哆在清晨5時,停放舊兀蘭鎮中心一帶,也有不少馬勞一早待在新加坡一些公園暫休,等時間上班。

受訪摩哆騎士說,雖聽聞近來馬勞頻頻遭遇交通意外,但是他們坦言,為了生活,加上新幣匯率實在誘人,

無法在我國找到如新加坡薪水一樣的工作。

「為讓家人過上更好生活,終究不放棄在新加坡工作。」

他們說,每日往返兩地,就是為了存多點錢,即便犧牲時間換金錢,也冒著遇上劫匪的風險,唯自身多加小心。

趁年輕多賺錢

他們希望趁年輕及能力還許可,多賺錢保障往後的生活。

根據早前報導,2015年的數據顯示,我國53.7%的畢業生月薪低於2000令吉(約646新元),

加上社會新鮮人的起薪自2007年以來停滯不前。

受訪騎士認為,在我國工作,若沒有和新加坡一樣的薪水,很難過活,只好放下身段到新加坡打拚。

「新加坡意外援助中心」指出,該中心在去年7月至今年2月期間,接獲多達35起求助個案。

該中心創辦人坦言,不少人在意外發生後,往往都會不知所措,因此決定創立此中心給予這些馬勞援助。

網民鼓勵

感謝付出

馬新兩地網民互相鼓勵馬勞,認為馬勞在新加坡打拚不易,並感謝馬勞在新加坡的付出。

網民 Lileen Khoo 認為,馬勞若不是為了賺多點錢,養家餬口,誰會願意天未亮就騎著摩哆擠著關卡去做工。

他認為,馬勞賺的錢,都是用精神與生命所拼回來。

「從視頻聽到他們的心聲,我心裡真的無比難過。」

省房租存更多錢

網民 Sebastian Liang 認為,若沒有馬勞的付出,也沒有今日的新加坡,希望馬來西亞有朝一日也能跟上新加坡的發展步伐。

網民 Kelvin Tan 指出,馬勞堅持每日來回工作,僅僅為了省下約三分之一的薪水交付房租,從中存得更多。

存遇劫風險

鄭志泳(47歲,油站裝修員)

每天騎摩哆往返馬新兩地工作已20多年,騎士不只可能遇上交通意外,也可能遇到劫匪。

基本工資從工作到現在,還未到2000新元,會儘可能加班,增加收入。

大馬薪水少

陳昌信(22歲,技術人員)

畢業自汝來大學工程系,半年前到新加坡當技術人員,每天騎摩哆來回兩地。

大馬滿街大學生,在吉隆坡工作,沒有二三千新元的薪水很難過活,如果有女朋友,負擔更重。

馬勞是難聽的詞句,有時為了賺錢,只能放下身段。

僅7天年假

洪天富(37歲,機場管工)

每天往返新馬已10年,除了累還是累。每周工作6天,只有7天年假,只有在這期間,可好好休息及陪家人。

希望家人過好一點,把孩子養大,曾想過回國,卻沒有理想及可應付全家開銷的工作。

在工地睡覺

黃先生(58歲,吊車司機)

每天凌晨 2 時起床,3 時從新山出發,4 時抵達新加坡兀蘭,這樣的生活,已過了 30 年,早就習慣了。

平時會在舊兀蘭鎮的熟食中心喝茶,清晨 5 時半才去工地睡覺,然後開工。

一般上,一個小時可回到家,遇上下雨天會騎慢點,花最少兩個半小時回家。

曾因路面濕滑摔下摩哆,拉傷肩膀,休假一個月。

新國消費大

陳祥海(28歲,飲料工廠員工)

在新加坡工作 3 年,發現住在新加坡的消費太大,決定搬回新山,每天騎摩哆來回。

騎摩哆時會儘量遠離羅厘和巴士,避免發生車禍。

用時間換錢

(33歲,安裝員)

我在四五年前開始,就過著每天進出關卡的日子,由於上班時間較遲,每天能睡 6 個小時,算是比較幸運。

每天來回工作,用時間換金錢的方法,會存到比較多錢。

投保有保障

翁淑萍(29歲,待業求職者)

在新加坡當過 6 年的客服人員,與男友同騎摩哆到新加坡。

覺得要買保險,萬一發生意外,至少還有給家人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