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如何處理來自周邊國家的核威脅?乾淨利落,不留後患!

@ 2017-05-03

原標題:以色列如何處理來自周邊國家的核威脅?乾淨利落,不留後患!

要是說一個國家周邊環境的惡劣,恐怕世界上誰也趕不上以色列。他的周邊的鄰國,幾乎個個與其有不共戴天之仇。

以色列建國時土地面積,土地面積只有1.52萬平方公里,還沒有北京的面積大(實際控制面積約為2.5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00多萬,還不如我國濟南市人口多。

以色列及周邊國家地圖

以色列無論按土地面積還是人口,在本地區都是小國。但是,以色列建國不到70年,就與周邊五個國家發生了五次中東戰爭。

對以色列來說,每次戰爭都是沒有退路的亡國之戰。但是,令人難以想像的是,五次中東戰爭的結果都是以色列獲得勝利。

以色列經過多年的征戰和發展,無論在綜合國力上,還是軍事上在本地區已經沒有了對手。

但是,以色列時時刻刻都十分警惕來自周邊國家對其構成的潛在的和長遠的威脅。

他們在處理來自周邊國家的核威脅和飛彈威脅,採取「短平快」,乾淨利落,不留後患。

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軍事強人。他執政後,不斷擴軍、增加軍費,購買武器,對外號稱伊拉克是世界第四大軍事強國。

在薩達姆心中,擁有核武器,滅掉以色列是他的目標和夢想之一。

  伊拉克核反應堆效果圖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薩達姆打著「和平利用核能」的幌子,在巴格達附近建成一座核反應堆。

以色列非常明白,薩達姆一旦擁有核武,將對國家生存構成嚴重威脅。對此,以色列被沒有「多說話」……

他們也知道,對薩達姆「公開譴責」或實施威脅,都改變不了薩達姆的擁核意志,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以色列偷襲伊拉克核反應堆線路圖

以色列憑藉自己的精明頭腦和軍事實力,悄悄地策劃了針對伊拉克核反應堆實施打擊的「巴比倫行動」。

以色列攜帶飛彈的戰機

  1981年6月 7日,以色列出動14架飛機騙過航空雷達,穿越兩個國家,偷襲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東南約20公里處的核反應堆。當時一家外國通訊社是這樣報道的,這座造價4億美元的核反應堆,被以色列空軍「像敲開一個雞蛋殼似的」炸個稀巴爛。

  伊拉克核反應堆被以色列摧毀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敘利亞經過10年努力、耗資20億美元的19個薩姆飛彈陣地在黎巴嫩貝卡谷地區建成。

以色列對宿敵敘利亞不惜血本建這座飛彈陣地的目的心知肚明;敘利亞對以色列的虎視眈眈也早有預感和防備。因此敘利亞部署在貝卡谷地區飛彈陣地的部隊一直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敘利亞在貝卡谷地區的薩姆飛彈陣地

  1982年6月9日,以色列經過精心策劃和準備的卡貝谷空襲開始了,通過短短6分鐘的空襲,徹底摧毀了敘利亞和蘇聯苦心建成的19個薩姆飛彈陣地。

  以色列戰機一舉摧毀了敘利亞19個薩姆飛彈陣地

國際軍事,以色列,如何,處理,來自,周邊,國家,核威脅,乾淨,利落,不留,後患,國際軍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