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自然入睡的5大絕招!再也不用又搖又抱!

@ 2017-05-02

拍、抱、搖、喂奶,十八般武藝全都要拿出來,為的就是讓熊孩子乖乖睡覺。誰想到忙活半天,剛放下,醒了……這樣的情景,別跟小編說你沒經歷過。就是有這樣的熊孩子,抱著就睡,放下就醒。如何能讓寶寶輕鬆入睡,小編給你個秘方。

哄熊孩子入睡三大禁忌小寶寶的睡眠是淺睡與深睡交替進行,淺睡時會有響動,可能吵醒同床的家長。此時除非孩子大哭,應避免不必要的安撫動作,如拍背等,給孩子機會自行入睡。

當寶寶哭鬧或睡不安穩時,有些家長習慣將寶寶抱在懷中搖晃直到入睡,雖然這樣可以安撫,卻可能對尚未發育成熟的腦部造成損傷。

搖晃會使寶寶脆弱的大腦不停撞擊較硬的顱骨,造成腦部組織表面微血管破裂,輕則發生腦震盪,重則引發智力低下、顱內出血,應避免採取搖睡方式哄寶寶入睡。

摟著睡有些家長喜歡整晚摟著寶寶睡,寶寶被緊緊擁抱時,反覆吸入狹小空間內的污濁氣體,腦部缺乏新鮮空氣,也可能增加窒息意外發生機率。

摟睡會造成寶寶肢體受到限制,影響正常血液循環,影響睡眠質量;摟睡的寶寶會更敏感,一旦家長離開便會立即驚醒,容易缺乏安全感。

奶睡喝奶是一項耗費體力的活動,很多寶寶在吸奶時進入睡眠狀態,家長應在寶寶入睡後立即將奶瓶或乳 頭抽出,切勿養成寶寶依賴奶睡的習慣。

如果奶瓶或乳 頭一直放在寶寶口腔內,可能造成寶寶在睡眠過程中反覆發生吸奶行為,影響腸胃消化功能,引發蛀牙以及齒列生長異常。

寶寶自然入睡一覺至天亮的秘訣,首先要了解寶寶的睡眠特性,並逐步建立一套符合寶寶生理時鐘與家庭作息的睡眠模式,培養寶寶在舒適、安心的狀態下自然入睡。

觀察睡意暗示行為當寶寶產生睡意時會發出暗示訊息,如:揉眼睛、打呵欠。家長連續觀察1~2周後,了解寶寶的生理作息,再來制定適宜的睡眠時間。

在寶寶感到睡意的時間培養自行入睡的習慣,可以更快獲得成效,也可免除家長的挫折感。

營造舒適睡眠環境利用明亮與昏暗的光線幫助寶寶辨別醒著與入睡的環境差異。室溫保持25℃上下,不要穿過多衣物,以免因流汗造成不適影響睡眠。

睡前保持寧靜的氣氛,減少雜音擾亂寶寶睡眠。舒適的寢具幫助寶寶入睡,床四周不可放置厚重棉被或繩索,以免在家長離開時發生意外。

建立規律就寢模式寶寶睡前1個小時可以開始進行一連串ending儀式,例如:洗澡、喝奶、刷牙、換穿睡衣、說床邊故事、聽音樂、道晚安……規律的睡前儀式,是對寶寶下達「做完這些事就要睡覺」的指令,協助寶寶自然而然養成入睡認知。

不抱不搖,不代表完全不給予安撫,親密的親子關係對於寶寶的心理發展亦有正面幫助,不過安撫的方式仍應朝向幫助寶寶逐漸習慣自行入睡的方向進行。

寶寶入睡前,家長用緩慢輕柔的方式按摩寶寶身體,幫助寶寶穩定情緒快速入睡。 寶寶喜歡聽媽媽的聲音,睡前為寶寶唱搖籃曲,讓寶寶充滿安全感的入睡。

無論新生兒還是習慣被抱哄的寶寶,採用漸進式縮短陪伴來幫助寶寶學習自行入睡的能力。一開始家長採取躺著摟抱的方式,輔以言語及肢體安撫,等寶寶逐漸習慣之後,再慢慢縮短陪伴時間以及肢體碰觸,以分床或分房為最終目標。

小編結束語

有些家長喜歡用恐嚇的方式強迫寶寶入睡,小編不建議採取這類做法,睡前應該選內容溫馨的故事,以免過度刺激寶寶神經系統,對寶寶產生心理壓力,造成入睡困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