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當中翻出學生時代的照片,長長的頭髮,臉上全是青澀的痕跡,沒想到轉眼婚姻都已過7年之癢,孩子也早就可以上街打醬油了。
有時我會想,如果能再結一次婚,我會想對自己囑咐些什麼,我想請一定要牢記這幾點。
第一,孝敬父母,但不一定要住一起
作為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受益者,這個原則也要保持下去。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是否不孝?當然不是,我們要孝敬父母,但有很多方式。而且有些時候,就算是物理上的距離縮短,與父母的關係依然不好。
所以結婚前一定要清楚,兩個人將來怎樣贍養雙方父母?和父母同住嗎?請他們幫忙照顧小孩嗎?如果發生矛盾怎樣解決?
在自己還不能hold住一大家子人的時候,父母公婆的干涉,總會讓夫妻關係變得更為複雜,身邊有多少人離婚是因為父母干涉的太多。
當然,如果父母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子女照顧者除外。
第二、婚姻不能攀比
說得容易,想做到卻很難。
因為比較是我們需求內心滿足感和優越感最有效的手段,其實,這種比較從我們很小的時候都已經伴隨著我們,那就是父母口中「你看隔壁老李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分···」。
在當初你儂我儂的甜蜜隨著柴米油鹽逐漸消磨,婚姻就變成了普普通通的過日子,要操心孩子要負擔生活,輕易之下一句「你看別人的老公」「你看人家的老婆···」,火氣馬上就起來了!
羨慕別人的衣服好看,還能丟掉舊衣服,重新再買一件新衣服,而婚姻呢?
兩個人還要一起度過未來漫長的時間,難道都要在互相抱怨中過下去?說句老實話,大多數的我們都沒有多餘的成本再去選擇一次。
當然如果在比較之下,通過兩個人的努力,能讓平淡的日子越過越精彩,也值得我們去奮鬥。
第三、一定要分清財務問題
兩個人在熱戀期的時候,大家都不怎麼分財務,而且往往這個時候男人也很樂意花錢哄女朋友開心。但是涉及到結婚,我覺得一定要在財務問題上達成一致。
首先,買不買房子?誰出錢?雙方各出多少錢?寫誰的名字?辦婚禮酒席誰花錢?
上面還只是傳統的一些金錢問題,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是雙方工資的分配和使用,一個月賺多少?誰來管錢?長遠的想,孩子的教育經費?雙方老人的贍養費?
雖說談錢傷感情,但不談的絕對不是真愛!
我遇到過一對夫奇葩夫妻,結婚一年多,妻子竟然都不知道老公每個月工資多少?!我嚴重好奇他們日子是咋過下去的!
所以,一定要在結婚之前開誠布公的談!我就是在這個問題上吃了大虧,因為意外生了二胎後,全職在家,經濟壓力變重,和老公沒少爭執···
第四、你婚姻的底線是什麼?
最近的陳思成,往前的陳赫和文章,這些明星的婚姻雖然會在公眾面前放大無數倍,但不得不承認,挑動著我們的神經。
所以最後,真的不得不談到這個嚴肅的問題,如果一方出軌,另一方會不會原諒?
對婚姻忠誠,是絕大多數人對婚姻所堅守的底線,但也不盡然,有些人總願給對方機會。
婚姻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我們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