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反對人工智慧,但霍金的輪椅本身就是科技的巔峰啊!

@ 2017-04-30

霍金反對人工智慧,但霍金的輪椅本身就是科技的巔峰啊! 頭只能朝右邊傾斜,肩膀左低右高,雙手緊緊並在當中,握著手掌大小的擬聲器鍵盤,兩腳則朝內扭曲,嘴幾乎歪成S形。

數十年來,這樣奇特的形象和那台輪椅,在全世介面前定格成為一個天才科學家的符號。——霍金!

4月26日,這位天才科學家在2017年以帶動網際網路大會上,做了關於《超級智能崛起可能威脅人類!》的演講:

視頻中,霍金提到超級人工智慧最終將毀滅人類!

但,放眼當今世界,超智能的東西很多,但真正體現超級人工智慧,又真實的出現在人們視野的,卻是將這位科學天才的身體禁錮了50多年的那台智能輪椅。

眾所周知,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又稱盧伽雷氏症)的霍金,是一種無法治癒的致命疾病,病人會慢慢喪失運動能力,病症在霍金身上的症狀也很明顯,現階段,霍金身上唯一可以自由控制的器官,就只剩下那雙眼睛了;

我們現在能看到霍金在移動網際網路大會上的演講,完全是那輛超智能輪椅的效果!而今天我們聽到霍金的演講,也是智能輪椅經過多次升級的結果!

智能輪椅1.0時代

不同時期的智能輪椅,都是根據霍金的身體狀態隨時調整的;智能輪椅1.0時代,霍金的三根手指和兩隻眼睛還是可以活動,只是沒有說話的能力。

然後,美國一位名叫瓦特·沃爾托茲的電腦工程師為霍金設計了一個名為「平等器」的電腦程式,這個程序可以讓霍金通過按動手中的開關,從螢幕上選擇詞彙,然後他選擇的詞彙可以通過轉入語音合成器,發出聲音來。

然後,為了霍老能夠用的更加方便,劍橋調節通訊公司的大衛·梅森對這套設備,進行了升級,降這套設備安裝到了霍老的輪椅上: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霍老造型

在這張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安裝在輪椅背上的語音合成器安,面前是12英寸的電子螢幕,通過這兩個程序,霍老可以完成寫演講稿、收發電子郵件,如果需要,還可以將文字轉化為語音;

椅背上的紅外線裝置,可以用來操作他辦公室和家裡的電視、音響、燈光,甚至可以用來開門、關門。

升級之後的輪椅,令霍老「說話」的速度大大加快,每分鐘可「說」出15個詞。

能打字會說話,還能操控家用電器,除了不能接打電話,這個輪椅分分鐘就是霍老隨身攜帶的「智慧型手機」

重要的是,這部「智慧型手機」還能隨著霍金先生的身體狀況不斷改進!

智能輪椅2.0時代

時間推回到2005年,此時的霍老已經徹底喪失運動能力,原來通過手指選擇電腦詞彙的方式完全失效;

然後,英特爾的創始人,通過更為先進的技術——眼動追蹤、聯想輸入和語音合成器播放,設計出了2.0版的輪椅!

這個版本中,設計人員將紅外線發射器和檢測肌肉活動的探測器安裝在了霍老的眼鏡上,當他想說話時,安裝在眼鏡上的肌肉探測器收集肌肉群活動信息,比如「你好(hello)」這個詞,大致有以下幾個步驟:面頰肌肉收縮激活輔助系統——電腦上輪流出現26個英文字母——出現以h開頭的英文單詞——轉動眼球確認——以h開頭的單詞輪流出現——hello出現——再動一下眼球表示選定。

整個過程類似我們小學時候查字典!

但是,控制面部肌肉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不信自己循環做閉嘴張嘴的遊戲試試),到2011年,他的病情再度惡化,面部肌肉收縮發基本已經沒有任何卵用,通過這種方式,一分鐘,他只能說一兩個單詞,然後就有了接下來的改良版:

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還是要藉助面部肌肉動作來操作電腦,但範圍已經擴展到可以使用任何面部動作來進行交互操作。

而且,升級後的設備,還可以根據已經輸入15%~20%的字母,預測出剩下的內容,改良之後的設備,可以達到3~4個單詞。

智能輪椅的3.0時代

當然了,如果霍老的病情無法徹底解決,智能輪椅或許在某一天就會因為主人病情的不幸加重而無法使用;因此,人機交流專家已經開始設計3.0版智能輪——腦控輪椅;

目前,美國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研發了一項技術,不僅可以讓殘障人自主控制電動輪椅,而且能夠將思想傳送到語音合成器,讓後者「說話」。

通過在大腦運動中樞植入晶片,用思想控制機器,直接讓意識與機器相連,形成語言!到那時,智能輪椅就真的和霍老完全融為一體

不過,現階段不可能,因為,就像在移動大會上的演講一樣,霍老不願意在自己天才的大腦中植入晶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