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中俄兩軍在莫斯科國際安全會議期間就全球和地區反導形勢舉行聯合吹風會,宣布中俄兩軍將舉行第三次聯合反導試驗。
中國的反導反衛星武器包括試驗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那麼,做為軍事大國的俄國有什麼戰略反導神器呢?
A-135反導系統及遠程雷達
俄羅斯的戰略反飛彈攔截系統長期以來一直充滿了神秘色彩,而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53T6型近程反導飛彈更是受到嚴格保密。53T6現在是俄羅斯惟一一套A-135反導系統部署在莫斯科附近,使用的主要攔截飛彈之一。俄羅斯專家稱這種飛彈的反應速度僅需要一秒鐘。
俄展示A-135反導系統飛彈發射井
53T6地下發射井系統打開狀態
53T6大氣層內攔截彈與S-300V系統使用的9M82反戰術彈道飛彈相似。西方一開始稱其為SH-08,後改稱ABM-3瞪羚。它是一種錐形單級飛彈,帶有固體助推發動機,通過氣動控制進行機動。53T6的最大飛行速度達10馬赫以上,可承受的橫向過載和軸向過載是常規地空飛彈的數倍,可達30g以上。
53T6是一種錐形單級飛彈
53T6飛彈的殺傷原理是利用核彈頭在高空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電磁脈衝,癱瘓並摧毀來襲的敵方飛彈。不過缺點是對己方無防護人員殺傷巨大。53T6型反導飛彈更是受到嚴格保密。
A-135系統的垂直發射井
俄羅斯戰略反導神器A-235系統,攔截精度達數厘米,能攔截世界最快洲際飛彈。
53T6飛彈可放置在運輸-發射筒中
目前,承擔莫斯科地區反導防禦任務的是攜帶核攔截彈的A-135系統。與現役系統只能使用核戰鬥部攔截彈不同的是,A-235系統的53T6可選擇配備常規動能戰鬥部,53T6的攔截精度可達到數厘米。於上世紀70年代服役的A-135系統受制於制導技術的限制,無法引導常規攔截彈準確命中來襲飛彈,故只能配備具有面殺傷力的核攔截彈。
俄軍方在2015年在莫斯科附近部署新一代的A-235型戰略反導防禦系統。A-235在測試過程中將發射被西方稱為「瞪羚」的53T6型攔截飛彈。
A-235的攔截高度超過30千米,距離可達100千米。除此之外,該系統還具備攔截目前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洲際彈道飛彈的能力。
A-235系統配備有「頓-2M」型雷達站和「瞪羚」發射裝置。目前,有關該系統的所有技戰術參數仍屬俄國家機密,現在僅知道其將配備遠程和中程兩種攔截飛彈。至於其是否將根據射程的不同分別配備核戰鬥部或是常規動能戰鬥部,現在也處於保密之中。
俄羅斯專家說,A-235是一種與A-135存在巨大差異、真正的反導系統。原因是A-135配備的核攔截彈在打擊來襲目標的同時也會對己方設施造成破壞。A-235配備的常規攔截彈則可在攔截敵方飛彈的同時,保護己方領土不受損失。從另一方面來說,核反導攔截彈只需在距離目標數千米處引爆,而常規攔截彈則需具備極高的精度。
A-235的研製工作啟動於1997年,2011年曾在薩累沙干靶場進行了首次測試。在投入部署後,該系統將與A-135同時擔負戰備執勤任務。
據悉,A-235將會由三層攔截飛彈構成。
51T6的遠程攔截飛彈
其中,第一層由改進自51T6的遠程攔截飛彈構成,可摧毀1500千米高、800千米遠的目標。51T6攔截彈,是一種大型兩級飛彈,裝在標準的運輸-發射筒內,像洲際彈道飛彈一樣從地下井中發射。飛彈的一級發動機裝有固體推進劑,用於飛彈的快速加速。;而第二層則由58R6飛彈構成,攔截高度為1000千米以內、距離120千米以內的目標。最內一層則由改進型的53T6或是由其發展而成的45T6構成,用於攔截高度350千米以內、距離40—50千米以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