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44戰鬥機了無蹤影,中國軍工發現等離子體能吸收雷達波

@ 2017-04-29

所謂等離子體就是氣體中的原子或分子受到外界高能作用(如高能粒子的轟擊或者雷射的照射等)的時候,原子中的部分電子因吸收了能量而脫離開原子成為自由電子。此時,構成氣體的成分由原來不帶電的原子或分子變成了正負離子,氣體的物理性質發生了巨大變化。

圖註:等離子體關鍵詞搜索出來的圖片

等離子體隱身技術就是利用等離子體迴避雷達電磁波探測的一種技術。等離子隱身技術,即通過在飛行器的某些部位放置一些等離子發生器,飛行過程中釋放等離子流,在飛行器周圍形成一種等離子電磁屏蔽層,把飛行器"屏蔽"起來,使雷達無法發現。

在等離子隱身技術方面,俄羅斯研究水平比較先進,網傳米格公司專門研製過採用等離子隱身技術的米格1.44戰鬥機,但截止目前仍沒有俄羅斯在等離子隱身技術方面實際應用的報道,米格1.44早已沒了蹤影。可以說,俄羅斯仍未解決設備能耗高和體積重量大等問題,T-50應該也沒有採用。

圖註:T-50戰鬥機機頭

相反,解放軍相關軍工機構對於等離子體的研究卻日新月異。目前,我們已經發現等離子體會招致光電探測設備的跟蹤,其對飛機材料有腐蝕,隱身的有效頻率範圍一般在20GHz以內,身有高能射線輻射,飛行員需全身重型防護才能在全機隱身狀態下飛行,這對操作飛機不利。在技術應用領域,解放軍科技工作者發現,等離子體不僅吸收外來雷達波,對內部通信設備和雷達也有屏蔽作用,飛機與外界隔絕,無法進行態勢感知。這些明顯缺點決定等離子體用於全機隱身還需努力。

比如,解放軍電子某學院雷達教研室的某春生教員,就在《航天電子對抗》雜誌發表過《軍事等離子體技術》這樣良好的學術文章,介紹了等離子體的機理及軍事等離子體技術的發展。再比如,裝甲某某程學院經過長期探索和建設,在我國首家發展了較為完善的裝備再製造學科體系,《機械裝備自修復與再製造》被列入國家2020年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中。同年,全國第一個國家級「裝備再製造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在該院落成,中國軍工從此開始用等離子噴塗技術修復坦克磨損零件。

圖註:等離子體關鍵詞搜索出來的圖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