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媽稱霸英國外賣界!她只用兩道家常菜,就征服了米其林大廚中餐在英國外賣界排名第一,
竟然是靠一位中國大媽?!!
初來乍到的她只用兩道家常菜,
就秒殺了英國人的味蕾,
最讓司馬意外的是,她打敗的對手,
可是被米其林力薦過的中餐館。
sure!
除了炸魚薯條,
英國是最熱愛外賣的歐洲國家,
英國人民每年花在外賣上的鈔票多達60億英鎊。
最近一家叫做Paymentsense的公司,
進行了一項調查,
英國人最愛的外賣風味,
中餐排名第一,
而且得票率高達35%,
以絕對優勢碾壓其他對手!!
第一:中餐;第二:印度菜第三:披薩;第四:炸魚薯條
外賣,並不代表粗製濫造或千篇一律的食物。BBC特地拍攝了三集記錄片,搜尋全英國最好的外賣,其中第二集講的就是中餐。(第一集肯定是英國的國民小吃炸魚薯條) 他們找到了整個英國三家外賣口碑最好的中餐館,把這三家餐館的大廚請到倫敦的唐人街打擂台,決出英國外賣界的霸主。
這三家餐館,
基本代表了國外中餐館的三大類型。
第一家餐館叫做「上海1930」,
開在牛津大學邊上,並獲得米其林推薦。
不過他家主打不是本幫菜,
老闆兼主廚George來自台灣地區,
戴一頂爵士帽,斯斯文文的樣子,
不像是飯店裡的大師傅,
脾氣倒是很火爆,經常在廚房裡訓人。
他的料理風格注重融合+創新,
並運用很多現代西餐的品控管理方式,
講究數據與科學。
廚房裡裝了好幾個秒表,確保精確到秒;
甚至用溫度計測量春卷內餡的溫度;
誰說外賣的顏值不重要?
咱也不跟米其林餐廳比,
可至少不能給人「放棄人生」的喪感吧?
所以,哪怕是一份簡單的炒麵,
基本的擺盤和裝飾還是要有的:
第二家店是位於曼城的「甜甜」
(Sweet Mandarin,直譯是「甜蜜的普通話」)。
老闆兼主廚,
是一對雙胞胎姐妹花Helen和Lisa。
她們本來都是倫敦的高級白領,
名校畢業,一個是律師,一個從事金融行業,
最後迫於家裡的壓力,
回到曼城繼承這家家族餐館。
60年多前,她倆的外婆從香港來到英國,開了也許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家中餐館,然後傳給她們的母親,現在輪到她倆來接班。
她們最自豪的,是祖輩傳下來的菜譜,幾十年間也根據英國本地的口味做了改良(比如用雞肉來代替咕嚕肉中的豬肉),還有雙胞胎姐妹間的神秘心靈感應(俗話說:上陣父子兵,廚房姐妹花)。
給英國的外賣小哥露個臉,他們似乎沒有統一制服
第三家店叫做「王家菜」,
雖然只開了四年,門面也不起眼,
但BBC的評價卻是:
「這家餐館的出現,
把英國中餐外賣的水平推到了新高度」。
王大媽簡直是中國大媽的優秀代表,
做事情干脆利索、風風火火。
她來英國的時間不算長,
卻已經贏過重量級的料理獎項;
英語說得也不流利,
一口中式英語,讓司馬倍感親切。
她做的是最地道的中餐,
從食材到做法,沒有任何所謂的「改良」。
她驕傲地說:「我在這兒做的很多菜,
雖然就是中國的家常菜,
不過在英國其他中餐館根本吃!不!到!」
木耳也是從國內帶到英國的
英國人嫌棄牛肚又咋樣?
王大媽照做不誤!
這場「中餐外賣大賽」,比的不僅是色香味,效率同樣重要,所以對於時間有嚴格的限制。
畢竟這不是Fine Dining而是外賣。在英國,外賣的平均等待時間是40分鐘。
最讓人驚訝的是,最後的贏家,竟然是初來英國的中國大媽。。。
被王大媽吹頭髮的動作圈粉...她的英文名叫Annie,很少女誒!
為了追求速度,
另外兩組採取了「一邊切菜一邊做菜」的戰略。
王大媽依舊先做準備工作,
切菜剁肉什麼的,哪怕暫時進度落後:
等到準備工作完成,
食材一一下鍋,
王大媽瞬間活力全開,
同時掌控兩口鍋,一個炸爐:
她平時和藹熱情的臉上,
此刻露出了濃烈的殺氣!!
對於優秀的職業廚師來說,做菜就如同上戰場。
一看到這樣的氣場和效率,
擔任評委的米其林光頭大廚也露出了
「被中國大媽圈粉」的表情。
另一邊的Lisa和Helen,
已經有點手忙腳亂了:
George小哥也被王大媽的效率驚到了,
一直往那兒張望....
他全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還在各種摳時間摳溫度,
相比有30年廚師經驗的王大媽,
他的基本功也有所欠缺拖了後腿,
他的完成速度也是最慢的:
George小哥對圍觀群眾說:
「想吃到優質的食物,你們就必須耐心等待。」
觀眾:冷漠臉.jpg
另一邊的雙胞胎姐妹表示壓力山大,
結果裝盤時手一抖,
直接把外賣餐盒掉進了鍋里:
看到這一幕,
米其林大廚臉上露出了蛋疼的表情:
等到了嘗菜時,
米其林大廚被王大媽的木耳餡春卷驚艷了,
他說:「這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春卷!」
不過老外都喜歡把春卷掰成兩半吃麼....
聽到這樣的讚譽,
王大媽的表情也是戲很多:
最後,王大媽用一道最家常的「川味麻辣牛肉」,徹底征服了評委的味蕾。她特地向評委提到,裡面加了「中國火腿腸」(Chinese Ham)。
然後米其林大廚很無語:「啥中國火腿腸,這不就是午餐肉(Spam)嘛!!我們英國人從小吃到大的啊。」
他的潛台詞是,別忽悠我啊,你們中餐再牛逼,做的午餐肉也比不過西餐吧?
結果嘗了一口,
他就徹底服了:
「我從未吃過味道如此豐富的午餐肉!
川式午餐肉,我喜歡,牛逼啊!」
司馬只想說,
川式調味果然是萬能的啊...
其他兩組選手也做了一些有意思的
」新式中餐」,
顏值都比王大媽的家常菜高。
比如下面這道山芋餡兒的炸餛飩:
桌球雞,
三種炸丸子分別是雞肉丸,
山芋丸,甜瓜丸......
中式五香雞配墨西哥玉米卷:
但是,這些「新式中餐」,
都比不過王大媽的傳統家常菜......
哪怕評委是外國人。
像個元氣少女的王老媽,
用她的廚藝和可愛撩到了無數粉絲,
彈幕一直在刷:
「中國大媽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