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月大的寶寶曉曉,前不久家人發現他左眼反光異常,後被醫院診斷為眼癌,經手術,摘除了左眼,醫生都覺得非常惋惜。
在全國範圍內,罹患眼癌的寶寶一例接著一例的增多,這不能不引起父母們的重視了。
眼癌的專業名字是視網膜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幼兒惡性腫瘤。主要表現為瞳孔的不正常外觀,即白瞳,俗稱「貓眼症」。這在嬰幼兒眼病中,是性質最嚴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種惡性腫瘤,多發生於5歲以下,可單眼、雙眼先後或同時罹患。
據了解,眼癌病發百分之三十是遺傳,剩下為環境因素、人為因素等等,每3萬嬰兒當中就有一例。迄今為止,我國的醫療水平仍然無法成功攻克這個難題,手術只有百分之二十成功機率。摘「眼」裝上義「眼」是國內慣用的方法,手術風險也是極高的,因為癌細胞有可能擴散。
視網膜母細胞瘤如果早期發現,治癒率很高,可大多數患兒都是在1—3歲才被發現,這時往往病情已經發展到不可控制的程度。如果發現孩子有視力不良、斜視、白瞳等症狀,應該立刻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臨床上,通過眼底、B超、CT等檢查,可基本確診視網膜母細胞瘤。及時的診斷,能避免腫瘤發生眼球外生長,或全身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