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在2011年的時候,《國家藥品安全規劃》中已經明確指出要提高公眾安全用藥。我國索然是長期都是以經驗用藥為主的,但是還會缺乏對兒科用藥的相關研究,兒童用藥安全的現狀還是堪憂的。中國用藥法律法規對兒童安全用藥的缺失嚴重阻礙了兒童安全用藥水平的提高。而作為兒童用藥體系較為完善的歐美國家來說,關於兒童用藥安全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所以為了避免兒童用藥出現的安全隱患,自2007年起歐美國家禁止6歲及以下幼兒使用兒童類感冒藥,包括止咳、化痰、鼻塞和流鼻涕等常見感冒藥成分。實際上,兒童感冒中成藥、糖漿等多含有這些西藥成分,復合製劑安全隱患更大。感冒藥只能緩解症狀不適,不起治療作用,也不能縮短感冒周期。
為什麼禁止6歲以下幼兒使用非處方感冒藥?
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等主要歐美國家藥監當局發現,禁止6歲以下兒童使用感冒藥,因療效證據不足,且易導致多種副作用,如:身體抽搐、意識模糊、心率反常、嗜睡、出現幻覺、昏迷等,嚴重反應者可致死等。
嚴重損害健康甚至致死:由於容易存在過量使用、誤用及復方配劑等兒童OTC感冒止咳藥,自1969年臨床記錄以來,已導致數十起致死病例發生,及多起嚴重損害健康事件
臨床療效與安全證據不足:全球臨床兒科醫學、流行病學報告等至今無法提供兒童OTC感冒止咳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這些感冒藥本來是針對成人的,後來才應用到兒童,但缺乏療效證據、臨床安全性評估等
大量兒科醫生建議禁用感冒藥: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許多國家兒科醫生、保健從業人員,均建議6歲及以下兒童不宜使用OTC感冒止咳藥,因為療效不明或有限,而副作用卻普遍存在。
體重與藥物劑量有關:6歲以下幼童個體體重相差大,藥物使用劑量難以掌握、定量
幼童患感冒次數多、感冒藥易導致傷害:總體而言,相比年齡較大的兒童,6歲以下幼童每年感冒的次數更多。因此,更易受到這些藥物對其健康的潛在危害。幼童不會表達自身狀況:在服用感冒咳嗽藥後,6歲以下兒童不會正確表達其不適,也不能如較大齡兒童那樣,要求其父母或照料者提供幫助。
哪些感冒藥成分被禁止?主要副作用?
根據英國、加拿大等政府藥監官網公示,含有抗組胺劑、止咳和祛痰藥、解充血劑和化痰藥等四大類感冒藥成分,禁止用於6歲及以下年齡兒童使用:
止咳藥:鎮咳、止咳,如:右美沙芬,福可定,苯海拉明(可他敏);
化痰藥:化痰、祛痰,如:愈創木酚甘油醚,杜根;
解充血藥:鼻塞、鼻孔通氣,如:偽麻黃鹼,麻黃素/鹼,去氧腎上腺素等;
抗組胺藥:流鼻涕、打噴嚏, 如:馬來酸溴苯那敏(溴抗感明),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氯馬斯丁,雙苯拉林,抗敏安,馬來酸抗感明(非尼拉敏),枸櫞酸苯甲苯氧胺,普魯米近(異丙嗪),吡拉明(新安特甘),曲普利啶(苯丙烯啶)。
感冒咳嗽藥物主要副作用:胃腸功能紊亂、食欲不振,煩躁緊張、心律失常等,經常食用可影響神經系統發育或損害等。嚴重反應如身體抽搐、意識模糊、嗜睡、出現幻覺、昏迷及導致死亡等。
註:大多數感冒藥是上述4大類成分的復合製劑,含有不同成分。此外,市場上同一種藥品往往有多種名稱,因此,使用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依據自身症狀、適應症和禁忌症等謹慎合理使用,避免盲目、重複用藥。
中成藥止咳糖漿安全嗎?
兒童中藥感冒藥,主要是糖漿製劑、顆粒沖劑等。中藥成分複雜、劑量不明確,此外,大多數中成藥都摻入西藥成分以提高療效,故使用要加倍小心、謹防副作用。
止咳糖漿可能加重咽炎感染、睡眠窒息等:止咳糖漿通過對大腦、延腦神經麻醉而抑制止咳,故可傷害神經系統。對咳嗽帶痰的幼童,止咳後痰液蓄積,可導致喘息、支氣管炎和肺炎等感染,並使呼吸道堵塞,甚至引起睡眠窒息等嚴重後果。
藥物毒性代謝傷害大:中藥成分複雜,作用緩慢、療程長,而藥物毒性對小兒尚未發育健全的肝、腎器官危害大。
安全和療效缺乏臨床依據:與兒童OTC西藥感冒止咳藥一樣,仍然沒有權威可信的臨床試驗或流行病學調查數據,支持中藥感冒咳嗽藥的有效性、安全性。
那麼那些兒童感冒藥未禁止、但要使用注意事項呢?
從以上禁止使用的四大類感冒藥成分清單中,幾乎所有的感冒藥都不再適於6歲及以下幼兒服用,但小兒發熱退燒藥除外。
退燒感冒藥可使用,但須認清不同成分
常用退燒藥成分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未列入禁止使用範圍。英國藥監當局建議,布洛芬適於給幼童發燒退熱,但一般不推薦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因為對肝腎毒性太大。
對乙醯氨基酚是使用最普遍的感冒藥成分,具有退熱、消炎等強效作用,作用強度遠高於布洛芬。然而,對乙醯氨基酚對肝腎毒性極大,成人使用都要非常謹慎。所以,除非經兒科醫生同意,對乙醯氨基酚不得擅自給兒童使用。
在白天,儘量使用物理方法降溫,晚上睡眠服用布洛芬,作用溫和、睡眠安穩。
特別提示,許多中成藥、糖漿等均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特別是速效類感冒藥。因此,使用中成藥,要特別當心、以免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