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一馬醜聞不存在?納吉須為假新聞負責!

@ 2017-04-23

假裝一馬醜聞不存在

納吉須為假新聞負責

既然政府正式發布環球賊狼當道政治的一馬公司醜聞已經不存在的新聞,那麼納吉就應該要為著一個政府所可能杜撰出來的最令人髮指的假新聞負上責任

首相納吉在星期三晚間在世界報業和新聞出版協會(WAN-IFRA)亞洲媒體獎項晚會上的致辭中,談及打擊社交媒體和國外報章里的「虛假新聞的禍害」的需要。

然而他卻很明顯地略過馬來西亞主流媒體里的虛假新聞的禍害不提,尤其是巫統/國陣所擁有和操控的,它們已經踏上將「新聞報章」轉變為「謊報」的歧途。

無論是在社交媒體、國外報章或本地主流媒體里的虛假新聞都必須要同等受到打擊、揭穿和譴責,因為它們都是企圖要歪曲事實和在真相及真實的狀況上欺騙人民。

就這個方面來說,最令人詫異的是,首相在國際媒體活動上的致辭中完全略過、一字不提在過去兩年中纏繞著國家和馬來西亞人民的環球賊狼當道政治的一馬公司醜聞。

既然政府正式發布環球賊狼當道政治的一馬公司醜聞已經不存在的新聞,納吉事實上是應該要為著一個政府所可能杜撰出來的最令人髮指的假新聞負上責任。

納吉在他的致辭中提及「一家著名的國外報章」,並指控它「出版有關政府的謊言」。

所有人都知道納吉是在說著《華爾街日報》,這家報社一直持續在環球賊狼當道政治的一馬公司醜聞上辛勤工作。

那麼《華爾街日報》有關一馬公司醜聞的許多新聞報導是否只是針對納吉和馬來西亞政府的「謊言」罷了,假如這是屬實的話,那為何納吉和他的政府一直都沒能揭穿這些謊言呢——或如納吉早在2015年7月所威脅要做的,起訴《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日報》的五位記者Tom Wright、Bradley Hope、Simon Clark、 Mia Lamar和James Hookway非但沒有被視為「撒謊」;他們還在去年4月入圍美國的2016年度普利茲獎的決選,那次的評審表示他們入圍的原因是他們揭穿一個脆弱的民主國家的最高層級的貪污——並導致了「馬來西亞水門案」——的「卓越有力」的報導。

所以,閱讀《華爾街日報》總編輯Gerard Baker在呈上由五名記者所著的在2015年出版的九篇有關環球賊狼當道政治的一馬公司醜聞的報導給2016年度普利茲獎的國際報導組別時所寫的介紹文,是合宜及有益的:

「《華爾街日報》對馬來西亞的報導——美國在東南亞的一個關鍵盟友——巨細靡遺地揭穿了搖撼著世界上其中一個最牢固的執政黨的一宗重大的政治及金融醜聞。這個故事變成了馬來西亞的水門案,其中充斥了秘密付款、消失的錢和高壓的政治掩蓋。」

「一組由Tom Wright和Bradley Hope所帶領的包含來自7個國家的10人的記者團隊,耗費了六個月的時間理清以一馬公司為中心的巨大金融網羅。他們仔細搜查數千頁的金融記錄和政府文件,並追蹤數名馬來西亞的本地官員以證明一馬公司的錢被用在政治助選上。他們跟蹤從馬來西亞到中東、瑞士、澳洲和美國的金錢流向,並揭開涉及一個有政治聯繫的馬來西亞財團、首相所控制的慈善基金、瑞士私人銀行、岸外空殼公司和一家阿布達比的政府投資基金會的一系列複雜的交易往來。」

「他們的調查結果由一個獨家故事開始,它揭示了一家首相所管理的有政府支持的投資基金會如何會是一個巨大隱形的政治金援機器,並協助執政黨在2013年贏得選情吃緊的大選。」

「該故事是首個將基金會和被執政黨拿來花費和首相納吉的關係牽連起來的報導,將《日報》的報導置於其他媒體的前頭。它很快地就產生了揭穿7億美元匯入納吉私人銀行帳戶的獨家故事。這些錢是來自和基金會即一個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或一馬公司有關的公司, 這家基金會本來是要在這個東南亞國家裡促進經濟發展的。」

「記者們是冒著一定的風險來追蹤這個故事的。馬來西亞雖然被譽為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但它卻有嚴重騷擾和威脅政府的政敵和媒體的往績。政府關閉了兩家積極報導一馬公司故事的媒體機構。在2013年贏得選票的在野黨領袖則被關在牢獄裡。」

《日報》在報導頭幾則故事後,恐怕它在吉隆坡的辦事處會被當局盯上,並在面臨首相威脅會對其展開法律訴訟的情況下繼續運作。當Tom Wright來到馬來西亞時,有消息傳給另一名記者說,首相的內閣正辯論是否要在Tom離境時在機場逮捕他。

「然而,Tom卻在清晨駕駛到新加坡的陸地邊境,並在沒有發生事故的情況下離境。」

「在《日報》有關納吉銀行帳戶的故事出街後不久——這篇報導在馬來西亞內外都重複被引述——數以萬計的人上街要求首相下台。當副首相聽聞納吉的銀行帳戶時,他用一個戲劇性的馬來字『menggemparkan』來形容這則新聞,意思是『震驚』或『地震』。」

「一馬公司如今是馬來西亞和其他六個國家的十宗調查案件的對象。它出售資產來償還自2009年起就累積的110億美元的債務。該基金會利用高盛來快速及靜悄悄地借貸,並讓這家華爾街公司賺取了數億美元的費用。《日報》記者顯示出高盛正積極把目標鎖定在像馬來西亞的國家,因為它相信它可以在那裡賺取高昂的費用。」

「政府投資基金會的風險並不只是局限在馬來西亞而已。像一馬公司的主權財富基金會在世界其他地方急速增長,但如今卻因著商品價格的疲弱而陷入困頓的局面。它們的貸款數以億計,並出售資產,但因為它們的股權或運作詳情都很少被公布,它們是世界金融體系裡的黑盒子。」

「《日報》的報導並不只是揭穿馬來西亞首相的非法基金的詳情。它也揭發了超越已為這個年輕國家的政治體系所接納的例行性賄賂的貪污層級。」

在這個超過一年前對環球賊狼當道政治的一馬公司醜聞的發人深省及證據確鑿的控訴里所提及的嚴重課題仍在等候著納吉令人信服的回覆——事實上,他的回覆已經變得愈加緊迫和必要,納吉不能再籍著繼續假裝這宗國際洗錢醜聞不存在來將它打發掉。

納吉是否準備發表一份白皮書來平息掉有關環球賊狼當道政治的一馬公司醜聞的所有「虛假新聞」呢?

民主行動黨國會領袖兼振林山國會議員林吉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