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的飲食結構發生改變,導致結腸癌等消化道腫瘤在我國的發病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引起警惕。結腸癌發病隱匿,早期常無明顯症狀,出現明顯症狀時病情多已經發展到晚期。此時,若忽視這些症狀,將會給患者的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警惕結腸癌晚期症狀,發現後及時就醫排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那麼,結腸癌晚期有哪些症狀呢?
結腸癌發展到晚期時的六大症狀主要有:
1、排便習慣改變
罹患結腸癌後,患者多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的症狀,右半結腸癌多表現為糞便稀薄,有膿血,排便次數增多。當病情發展到晚期時,由於癌腫的增大會影響糞便的通過,患者可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的症狀。而左半結腸癌多表現為排便困難,而且隨著病情發展逐漸加重。
2、便血
便血也是結腸癌的患病症狀,早期出血量較少,肉眼難以察覺,從而易被患者忽視。當結腸癌發展到晚期時,患者可出現明顯的便血症狀,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很容易與痔瘡混淆,需要特別警惕。
3、腸梗阻症狀
當結腸癌發展到晚期時,由於腸腔內被腫塊填塞、腸管本身絞窄或腸腔外粘連、壓迫,患者還可以出現腸梗阻症狀,表現為腹痛、腹脹、便秘、嘔吐、腸蠕動亢進和排氣受阻等。
4、腹部包塊
由於癌腫與網膜、周圍組織侵潤粘結,結腸癌晚期患者還可以出現腹部包塊,包塊質硬,性狀不規則,初期可隨腸管有一定的活動度,隨著病情發展,當癌腫浸潤較甚時可導致包塊固定。
5、全身症狀
由於結腸癌屬於消耗性疾病,機體內營養被大量消耗,加上長期慢性失血,結腸癌晚期患者可出現明顯的全身症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消瘦、貧血、乏力等,末期時還會引起惡病質,需要特別警惕。
6、轉移症狀
當結腸癌發展到晚期時,病情多已經出現局部、遠處轉移,因而患者可出現各種轉移症狀。淋巴結、肝、肺、腦、骨等組織器官是結腸癌常見的轉移器官,患者可出現淋巴結腫大、肝區疼痛、咳嗽、痰血、頭痛、視力下降、骨痛、病理性骨折等相應的轉移症狀。
當出現以上晚期症狀時,患者不僅要承受極大的痛苦,而且還會面臨死亡威脅,因此,確診後的晚期患者一定要積極治療。
結腸癌早期信號主要有哪些呢?該怎麼預防
結腸癌(包括直腸癌)是大腸的腺癌,為腸道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病因尚未明確,但本病的發生與多脂肪少纖維的飲食有關。
腺瘤狀息肉、結腸血吸蟲、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腸病等亦與本病發生密切相關。
約40%的結腸癌分布於直腸及直腸乙狀結腸曲,其餘分布於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及肝、脾曲等處。
結腸癌主要為腺癌,其餘為黏液腺癌及未分化癌,大體形態可呈息肉狀、潰瘍型等。
結腸癌可沿腸壁環形發展,沿腸管縱徑上下蔓延或向腸壁深層浸潤,除可經淋巴管、血流轉移和局部侵犯外,可向腹腔內種植或沿縫線、切口面擴散。
多見於中年以上男性,由腺瘤息肉癌變者,發病年齡較輕。
結腸癌是一種早期症狀隱蔽的惡性腫瘤,容易與多種疾病相混淆,早期發現可手術根治。
那麼,結腸癌早期信號主要有哪些呢?
結腸癌早期病變可無症狀,或僅有排便習慣改變。
當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可出現便血,血色多暗淡,黏附於大便表面。對有便血者,應首先考慮到有大腸腫瘤的可能,最好去做結腸鏡檢查,這是目前早期診斷大腸癌的有效手段。
有的結腸癌患者早期還會出現大便習慣的改變,有的人會出現腹瀉、便秘交替,腹痛、腹脹和貧血消瘦等情況。
大腸癌早期信號:大便習慣改變,如次數增加或便秘,大便帶血,大便變細,大便後仍想再便。遇到此類情況應速去醫院檢查。
而預防結腸癌則要加強對腸炎和腸息肉的及時治療;少吃鹽腌、燻烤、高脂肪、高糖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增加粗糧比例;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防止便秘;減少脂肪和加工處理的各種肉製品攝入;不酗酒;適當體育鍛鍊。
結腸癌的高發人群有哪些?
- 在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中,有患結腸癌或者結腸息肉的;
- 有結腸癌病史或已切除結腸息肉的人;
- 糖尿病;
- 超重人群;
- 患乳腺癌、子宮癌和卵巢癌的女性;
- 吸菸者;
- 長期患有炎症性腸病的患者。
專家建議,要預防結腸癌,要管住嘴,少吃或不吃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其中包括:大魚大肉、油、動物內臟、雞蛋黃等;植物油,包括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限制在每人每日20~30克左右,約合2~3湯匙。不吃或少吃油炸、油煎、燒烤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