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一周4次闖大禍!近百航班延誤,上萬人滯留,已有兩起「黑飛」被查獲

@ 2017-04-23

最近幾天,無人機的話題又火了,不是因為有了什麼重大科技突破,而是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接二連三地發生無人機「黑飛」干擾民航安全事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短短一周時間內,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竟先後4次遭遇無人機干擾民航事件,造成近百架航班延誤,上萬名旅客出行受阻被滯留機場。

成都機場一周4次遭「黑飛」干擾

據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報道,在4月21日下午的3個小時里,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共計遭遇4架「黑飛」無人機干擾,導致58個航班備降西安、重慶、貴陽和綿陽機場,4架飛機返航,超1萬旅客出行受阻被滯留機場。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21日下午14點38分,3U8996次航班與3U8360次航班在雙流機場20R跑道五邊兩側23海米時,機組人員發現一架綠色無人機。隨即報告公安。這起無人機直接導致了13個航班備降,1個航班返航。

21日下午15點40分,MU5407與3U8772次航班機組在距地面1100米處,發現一架紅色無人機和一架紅白相間無人機。這兩架無人機,導致19個航班備降,2個航班返航。

21日下午17點06分,ZH9772次航班在落地前,發現一架白色無人機。該無人機正好從飛機下方穿過。

隨後,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發布大面積航班延誤預警,超過1萬名旅客被滯留。雙流國際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因受這4架無人機干擾,雙流國際機場當晚通宵運行。

圖片來源:飛常准

有網友曬出了疑似干擾航班的不明飛行物照片,在高樓大廈間,該飛行物仍清晰可見,目測翼展近兩米。除了21日下午的這起事件,在過去的一周之內,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還發生過3起類似的「黑飛」事件:

4月14日14時05分,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西跑道北側30公里區域(地處郫都區)機場凈空保護區內發現無人機活動,導致成都上空3架航班繞行,機場地面航班等待5分鐘。

4月17日14時13分,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西跑道北側18公里區域(地處郫都區)機場凈空保護區內發現無人機活動,導致多架域內航班空中等待,造成12架飛往成都的航班備降其他機場。

4月18日18時26分以及18時38分,分別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西跑道北側3.7公里區域(地處雙流區)及同側14.8公里區域(地處崇州市)機場凈空保護區內發現無人機活動,導致22架飛往成都的航班備降其他機場,23架航班出港延誤。

在發生多起無人機「黑飛」擾航時間後,業內領軍企業大疆在20日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表示無人機並非其公司產品。

圖片來源:DJI大疆創新官方微博

成都警方:查獲兩起無人機「黑飛」案件,舉報有獎

20日,四川省公安廳發布了關於加強全省軍民航機場凈空區域安全保護的通告。為了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通告中聲明,未經軍民航職能部門的批准,嚴禁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在全省軍民航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內進行無人機、航空模型等飛行活動。

何為凈空區域?由於飛機在機場區域內的飛行高度比較低,所以必須在機場上空劃出一個區域,這個區域叫做凈空區。

成都雙流機場凈空保護區域示意圖(圖片來源:@平安成都)

四川省公安廳治安總隊一支隊隊長顏潤接受央視財經採訪時表示:

機場(跑道中心線)的左右10公里、機場跑道的延伸線的20公里(以內的區域),這樣一個區域為我們(民用)機場凈空的保護區域。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軍用機場凈空保護區域的範圍則包括距離機場跑道中心線兩側各15公里、跑道端外20公里以內的區域。在以上區域展開通用航空飛行活動,都需要提前申請。

四川省公安廳還表示,為鼓勵市民積極舉報擾亂飛行安全的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將提高舉報獎勵標準,舉報線索一經查實,將給予舉報人不低於1萬元的獎勵。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很快,成都警方就查獲了兩起無人機「黑飛」案件。據成都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成都 通報,4月19日、21日分別在金牛、雙流查獲兩起無人機非法飛行案件,將依法對涉案人員予以查處。

圖片來源:@平安成都

另據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報道,21日雙流公安分局擋獲的一名無人機「黑飛」者,是依靠群眾的積極舉報而取得破案進展。據了解,當時除了放飛者外,還有4名圍觀者在一起。公安部門目前已對相關涉案人員進一步調查處理。按照凈空區域的相關管理規定,雙流區大部分區域都屬於凈空區。

此外,在今天(22日)下午18:30分左右,小編的幾個在成都的朋友,都收到了四川省公安廳發布的提醒簡訊,提示在雙流機場凈空保護區域,未經許可放飛無人機將被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予以追究。

四川省公安廳22日晚發布的簡訊提醒

網友支招:購買無人機應實名制

不可否認,無人機在警用、地質、氣象、搶險救災等行業有著積極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它所帶來的隱患。由於無人機體型較小,雷達難以捕捉到,最近發生的這幾起無人機擾航事件,均是由機組人員最先發現,然後再報告給空管部門啟動相應預案的。

無人機險些釀成飛行事故的案例並不在少數:

2016年2月,法國巴黎機場,一客機在降落過程中突然遭遇一架無人機,駕駛員緊急關閉自動飛行模式才躲過。據報道,該無人機和客機只有5米距離,被認為是「嚴重」民航事故。

2016年4月,英國航空公司的一架從日內瓦飛往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的727航班就被一架無人機撞上了,所幸沒有造成事故。

今年1月15日,網友發布用無人機在杭州蕭山機場附近距離拍攝民航客機降落的視頻。有網友評論,從飛機大小看,可能也就距離百米,已經嚴重威脅航空安全。

無人機近距離拍攝客機

民航西南管理局通用航空處處長賴文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僅西南地區就發生13起無人機擾航事件。針對越來越多的無人機「黑飛」事件,有網友支招:購買無人機應該實名制。

全國人大代表、法學教授王明雯建議制訂無人機管理辦法對無人機進行分級管理:

管理辦法應該由身份認證、行為規範及違規處罰三方面構成。在身份管理上,無人機應採取實名制,一機一人確定操作主體,便於事後溯源,促進用戶自律。對於通用品牌無人機,用戶需通過操作軟體註冊登記,並由生產廠商向管理部門開放用戶數據;對於使用組裝、自產無人機的,需向屬地主管部門註冊登記後方可飛行。

其實,除了實名制之外,目前比較通行的方法就是在無人機程序中設置禁飛區域識別。即在無人機市場准入環節中加入強制標準,讓無人機在禁飛區域無法放飛。現在無人機基本上都會標配GPS功能,只要將禁飛區的地理位置信息,提前寫入軟體中,完全可以杜絕無人機擅闖禁區。

而作為無人機玩家們,在自己娛樂的同時,也應要注意不能威脅到他人的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