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腹部常有鼓出的包狀物,柔軟,可隨體位或按壓而縮小,這種病變稱為疝。這是由於腹腔內容物(腸道等)通過腹壁的天然孔道或病理性裂口脫出所致。
疝的結構一般由疝孔、疝內容物和疝囊組成。疝可分為可復性疝——即疝內容物通過疝孔可還納入腹腔;不可復性疝——即疝內容物被疝孔嵌閉或與疝囊粘連而不能還納入腹腔。
疝內容物可能發生絞窄、嵌閉於疝囊內而出現瘀血腫脹,甚至缺血壞死併發症。一般易發生於不可復性疝。
常見的疝有以下幾種:
(1)臍疝。腹內韌帶、網膜或小腸通過臍孔脫至皮下而形成。臍疝是犬的常發病,其原因多數為先天性臍部解剖結構缺陷所致,也可能是出生後臍部張力過大,臍帶留得太短或臍帶感染所引起。
臍疝的症狀:可見臍部有一圓形柔軟的隆起物,大小不等,無痛感,可摸到疝,疝內容物可還納,也有少數發生絞窄而不能還納的。
治療:對幼犬可還納性臍疝不必進行治療,多數在長大後自然消失,前對半歲以上犬的臍疝或不可復臍疝則須進行手術治療整復。
(2)腹股溝疝。即腹腔內臟器——網膜、膀胱、小腸、大腸、子宮或子宮韌帶、圓韌帶等經腹股溝環脫出,母大多發。公犬稱之為腹股溝陰囊疝。本病的發生原目為先天性腹腔溝環閉鎖不全或後天性腹壓過大所致。
腹股溝疝可為單側性或雙側性。表現為腹股溝部隆起,隆起大小不一,觸之柔軟(可復性)、無痛感或熱痛發硬(疝內容物發生絞窄,不可復性),治療須用手術整復。
(3)複壁高疝。腹內臟器通過腹壁破裂孔脫至皮下。腹壁疝可發生在腹側壁或腹底壁上。其病因多數為外傷性腹壁肌肉撕裂。
腹壁疝表現為皮膚囊狀隆起,大小不一,依疝孔大小及疝內容物的充盈、排空情況而定。此疝仍有可復性與不可復性之分。可復性疝內容物可還納入腹腔,不可復性疝內容物可能較硬,有熱痛等炎症反應,在調整全身狀況之後進行手術整復治療。
(4)膈疝。腹內臟器通過天然或異常的橫膈裂孔脫入胸腔即為膈疝,無疝囊。
膈疝多數情況下系外傷橫膈膜破裂所致,少見於先天性橫膈部分缺損或橫膈食道裂孔過大等。
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心力衰竭(腹內臟器壓迫心臟所致)、粘膜發紺、胃腸嵌頓時表現急性腹痛,肺音不清,胸部可聽到腸音。
臨床症狀結合x線檢查可作出診斷。
手術整復治療。手術前應先穩定病情,充分準備,再進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