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藏有「神奇符咒」的超市收據

@ 2017-04-20

2003 年的某天下午,

一個在地鐵上百無聊賴的小青年,

看了一眼旁邊的師奶,

然後,

成為了藝術家。

準確地說,

他是看到了師奶手中拿著的超長超市購物小票,

一個想法冒了出來,

Sponsored Links

於是,他興沖沖地回到家裡,

去各大超市網站找出不同貨品的名稱,

嘗試組合不同的句子;

也去超市實地觀察,

不顧周圍人狐疑的眼光,

在貨架上東翻西找、

回回來來地晃悠。

終於,

他有了第一件作品。

深藍色的墨水一點一點打在薄紙上,

用手摸上去還有凹凸的感覺,

他興奮地指著每件貨品名稱的

第二個字給收銀姐姐看,

大家都嚇了一跳:

Sponsored Links

後來,這張收據登在了

2003 年 11 月 16 號的《明報》上,

題為《$132.30 的神跡》。

" 咁都得?"(粵語:這樣都行?)

這位如此接地氣的當代藝術家,就是

他去到超市裡收集不同地方包裝的薯片,

包裝袋裡藏有不同生產地的空氣,

然後就有了《收集空氣》;

他在維多利亞港的地圖上畫了一條橫線,

橫線一共穿過五個海岸,

他到每一個海岸收集一瓶海水,

保持每瓶海水的高度都一樣,

於是就有了《擺放在家中的海平線》。

從旅行的地方帶回空氣和水,

Sponsored Links

相信不少人都干過。

白雙全開了一個腦洞,

把這個舉動變成了一種可以展覽的藝術。

輔修神學的白雙全覺得人與人之間,

也存在著神奇的關聯。

有一組作品就是簡簡單單的兩張照片:

擺在貨架上的切開一半的西瓜,

擺在家中的西瓜的另外一半。

他想告訴大家,

兩個陌生人,

也可以因為一個簡單的事物,

Sponsored Links

建立起某種短暫的關係。

白雙全的作品完完全全是日常的,

靈感來源也像是一個個

人人都會有的小心思、小腦洞。

如果在展場看見他,

他一定也是最樸素的那一個。

Sponsored Links

穿得普普通通,背雙肩包,

書包的側袋裡沒準兒還插有

一瓶喝了一半的礦泉水瓶,

這樣一身行頭,讓人很難相信,

他是包攬第五十三屆威尼斯雙年展整個香港館、

作品還被英國泰特美術館收藏的藝術家。

有人習慣用流行的話形容白雙全是

" 當代藝術的小清新 ",

但其實他要比小清新的流於表面,

更加具有難以言說的

對於某種瞬間的深刻思考。

在 2008 年,

他重做了《$132.30 的神跡》。

由於通貨膨脹,

《$132.30 的神跡》也變成了

《$136.70 的神跡》。

他說:

這次打完單據,

白雙全照樣興奮地拿給收銀員看這個 " 神跡 ",

但他收到的,

只有一句麻木的回應 " 呵 "。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

我們疲於應付著操蛋的生活,

開始慣性地把自己當做機器的一部分來運作,

不再用心地感受生活,

這或許是一種最舒服的選擇。

但是,

若這張單據是一位超市收銀員發現和製作出來,

而不是一位小眾的藝術家,

這難道不是一個更美好的故事?

白雙全的作品就是像這樣,

完全沒有大眾刻板印象中,

當代藝術那種高高在上、無法理解,

也沒有那種強行拔高的宏大和苦大仇深,

更沒有那些天價材料、

拍賣價格等經濟效益的光環,

他向我們傳達著最簡單的哲理:

圖片源自網絡公開資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