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寶寶學走路的8個技巧,太有用了。。。

@ 2017-04-19

走路是孩,子必學的一課,一般來說,寶寶一歲左右就能夠學會獨立走路,但也有寶寶會比其他孩子晚,在寶寶學走路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從多方面輔助孩子。

從爬行開始

爬行可以鍛鍊寶寶腿部肌肉的張力和力量,有利於學步。爸爸媽媽應該常讓寶寶在地板或硬的墊子上練習爬行。

做仰臥起坐

要練習寶寶的肌肉力量,還可以帶領寶寶做仰臥起坐運動。不同於成人的仰臥起坐,寶寶仰臥起坐需要家長幫助。

不畏摔倒

寶寶學走路時,摔倒時不可避免的,父母不要過度緊張,不然你的緊張會加劇寶寶對學步的恐懼,應當對寶寶進行鼓勵,讓寶寶有安全感。

蹲在寶寶的前方

爸爸媽媽可以蹲在寶寶前方,展開雙臂鼓勵寶寶過來,先是一兩步,在一點點增加距離。

蹬蹬腿腳

家長雙手托住寶寶的腋下,將寶寶稍微托起,讓他做蹬腿彈跳的動作,練習寶寶腿部伸張能力。

抓住玩具

站立是走的前提,扶站是行走的第一步。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與寶寶高度差不多的的地方,鼓勵他們過去拿到自己手裡。

脫手站立

寶寶剛開始離開輔助食時,會搖搖晃晃,一副要摔倒的樣子,他們會因為害怕不願意脫手站立。爸爸媽媽可以拿大的玩具,是他必須用兩隻手來拿,讓寶寶不自覺的放開雙手,獨立站立。

扶走訓練

讓寶寶在可以扶走的環境里活動,注意輔助物是固定的,以防止物體突然發生位移,使寶寶失去重心而摔倒。

來源:媽媽育兒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