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奪冠!港樂式微的年代,至少還有林憶蓮!

@ 2017-04-16

首先,恭喜林憶蓮拿下歌王!!!!

迷妹E姐熱淚盈眶

回顧她節目上的經典表現,首次登場唱的是前夫李宗盛寫的《不必在乎我是誰》;現男友恭碩良打鼓——一開口,大氣而深情,制霸全場。

不算「大嗓」的她,也勇敢挑戰搖滾;一曲《藍蓮花》,縱跨多個音域,讓人見識不一樣的Sandy。

也唱粵語。《多得他》,這首曾和王菲天后飆歌的作品,喚起了多少人的港樂情結。

以《多得他》為鑰匙,解鎖林憶蓮的港樂旅程(上)

有人說林憶蓮不能飆高音?我是不服的。

《柿子》層次豐富感情充沛,李健聽完評價「難度係數3.0」,相信現場觀眾和李健的感覺一樣,所以最終把冠軍投給了她。

到今晚,她和張惠妹兩大DIVA同台合唱,奪冠更是毫無懸念,眾望所歸!

厲害了我的「歌王」!迷妹一本滿足!

就像何炅說的,林憶蓮是「殿堂級」唱將,是傳奇。

讓我們來看看傳奇天后是如何「養成」的。

-----我是前方高能的分割線----

林憶蓮有一個「沉默」的童年。

跟媽媽非常像

很多人都知道,爸爸給她取名「憶蓮」,是為了紀念他的前女友「阿蓮」。成名後的林憶蓮在多個節目上都被問到這件事,她也大方承認,說媽媽「心大」。

爸爸媽媽都忙於工作,家裡氣氛也不熱鬧,林憶蓮從小就養成了寡言但內心豐富的性格。

後來的她,無論上什麼節目,總是謙遜而客氣,做訪問也不甚積極,隱隱給人一種禮貌的「疏離感」。

而偏偏這樣寡言的一個人,卻在15歲那年不小心進入了一個需要「說話」的行業——也真是宿命的安排。

少女蓮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商台當兼職——講八卦。

小眼睛少女

少女蓮最初以為做DJ就是放音樂,天真了吧

商業電台在香港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E姐科普:

香港商業電台(全稱香港商業廣播有限公司,簡稱商台;Commercial Radio Hong Kong)是香港的一家商業廣播電台,1956年,香港名紳何東的非婚子何世義(何佐芝)在他去世後,以五萬元遺產開台辦的電台。

何東,賭王何鴻燊的大伯爺,何東的故事可發送「何鴻燊」

商台自1959年8月啟播以來,製作了眾多膾炙人口的節目。早年流行廣播劇,1988年成立「叱吒樂壇流行榜」,每年年尾舉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至今仍是香港樂壇中較有公信力的樂壇盛事。

林憶蓮連拿三屆歌后,之後王菲接棒

商業電台為香港樂壇孕育了不少人才,有我們熟悉的「兩個偉文」:

有很鬼馬的「軟硬天師」:

這張調侃娛樂現象的《廣播道殺人事件》里,提到的廣播道就是商台所在的位置。另外,林海峰娶了另一位Diva級歌手彭羚,也是一段佳話。

玉女掌門人周慧敏也在商台工作了好一段時間。

商台人大合影,許多「名嘴」亦是明星,大家認出來幾位呢?

可是八卦並非林憶蓮所擅長,她只是喜歡聽音樂。

痛苦歸痛苦,在電台總歸是容易出道的;那時的唱片公司會在電台挖掘唱歌好的人包裝出唱片或當幕後製作。

陳輝虹, 林海峰, 張承勷, 俞琤, 郭啟華, 葛民輝,這些港樂史上響噹噹的名字之前都當過DJ。

林憶蓮也是這其中有天賦、夠努力,又幸運的一位。

來這個MV里找找當年的少女蓮?

多年以後,林憶蓮說,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一個不自信的人。

對外貌沒有信心:

公司要出唱片,她說自己不會唱歌。

連「雞仔聲」都說出來了

自信的人容易鋒芒太盛,而「不自信」的她卻用一種克制的溫柔找到了自己。

好友姚謙這樣評價:

一般來說,歌手總要後為自己描繪出一種個性,網絡時代更加變本加厲。

但是林憶蓮沒有。她沒有所謂的綜藝個性,也沒有什麼驚世駭俗的通告和表現,她在電視或現場接不下去話,永遠都是嬌笑:呵呵呵。

-----我是「林憶蓮的冒險精神」分割線-----

與自我和世界相處,林憶蓮用的是「溫柔」;在音樂中,她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冒險家。

「舞后蓮」的華麗冒險

在1987年做《憶蓮》的時候,林憶蓮已開擔任自己的專輯製作人,最初是和馮鏡輝、倫永亮、許願等人合作,慢慢她也加重了自己的位置,開始了音樂上的冒險旅程——

首先是嘗試唱跳路線。

許願親述林憶蓮學跳舞

在她之前,梅艷芳是公認的跳舞高手,但和梅艷芳競爭的其它天后們並不需要跳舞。

而林憶蓮不在意別人跳或不跳,她只看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能更好地呈現出音樂所需要的感覺。

為了跳舞林憶蓮狂操練身材

還挑戰了hip hop(註:本文許願提及之資料均摘自《許願回憶錄》)

隨意感受一下

在林憶蓮之後,幾乎所有大紅的女歌手都多少要用上舞群跳一跳,否則多少有點名不正言不順。

她們都在演唱會上跳過舞

概念專輯開樂壇先河

身為流行歌手,林憶蓮也嘗試過自主製作。

從《夢了瘋了倦了》開始,雖然許願依然做著統籌工作,實際上主要的專輯內容已經是林憶蓮主動和創作團隊溝通,這也是她職業生涯中叫好又叫座的重要大碟。

瘋了林憶蓮 - 我愛經典系列 林憶蓮

因為這張唱片的成功,許願特地為她成立了星工廠,下一張唱片整個團隊都帶著野心去做,成果就是《野花》。

《野花》是林憶蓮第一張內容完全自主的專輯,由於有《夢了瘋了倦了》的經驗,林憶蓮再次重用Dick Lee,大玩中西元素的混搭。

到現在都有歌迷將當時香港樂壇的幾首混搭歌曲連在一起討論,比如黃耀明的《淫紅塵》,關淑怡的《梵音》,還有就是林憶蓮的《再生戀》……

《野花》裡面,林憶蓮還翻唱了一首70年代的英文歌《Wildflower》,用了難度很高的靈歌技巧,相比之下,《多得他》已經算容易很多。

遺憾的是,因為芭樂歌曲缺席,《野花》的銷量在當時不出彩。

這影響了華納和她繼續合作的意欲。林憶蓮和許願希望繼續用獨立製作加唱片公司發行的方式出碟,後來華星打動了她。

只是華星不再是八十年代在香港呼風喚雨的華星,也沒有能力再幫林憶蓮爭取更多獎項了。

哥哥張國榮的80年代也是華星最風光的時代

K歌當道,她Diva

在90年代初K歌霸占香港市場時,林憶蓮又任性地追求演唱難度,任性而酷。

九十年代中期進軍日本和台灣,她放棄了行業主流作法,不再照搬粵語歌變成日語或國語版,特地針對這兩個市場做唱片。

《OpenUp》里,林憶蓮的音樂夥伴有李泉、黃韻玲,以及日本國民歌手小田和正

1995年,她推出《Open Up》(日文)和《Love, Sandy》(國語),前者有口碑,至今為歌迷津津樂道;後者銷量極佳,是95-96女歌手在台灣發片的銷量冠軍,也是林憶蓮職業生涯最大賣的唱片。

《Love, Sandy》幾乎完全脫離了她以前的音樂路線,林憶蓮也承受巨大壓力,她後來回憶自己當時休息不好,一直擔心唱片的口碑和成績。

然而那張唱片里的《聽說愛情回來過》,《傷痕》《為你我受冷風吹》在二十多年之後依然可以輕易引發萬人合唱。

全場大合唱

也是這些歌曲太過流行,國語唱片市場的龐大讓大家逐漸忘記了她香港歌手的出身。

打破墨守成規

2000年以後,舞曲流行,歌手都走熱舞路線大唱金曲。

花花宇宙陳慧琳 - 花花宇宙

林憶蓮卻唱起了專輯裡的「遺珠」。

2007年,林憶蓮在香港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一連開了十場中小型演唱會《憶蓮Live 07》。海報用涅盤樂隊的歌名作文案:「Come As You Are。」

每晚表演的第一個音還沒彈,螢幕上先打出一行大字:Playing safe is boring(墨守成規是沉悶)。那一次演唱會她的曲目幾乎全部來自自己的冷門歌,九成歌曲沒有派過台,或者就對其進行大張旗鼓的改編,連粉絲都差點愕然。

就這樣,在粉絲熱議中,林憶蓮成了香港首個開「冷門歌」演唱會的歌手。

不過幾年之後,香港的其它歌手也開始紛紛舉辦這樣的演唱會。楊千嬅在2011年開了Minor Classics演唱會,今年容祖兒,薛凱琪,梁漢文,鄭秀文也都紛紛籌備各自的非主打演唱會。

王菲的「幻樂一場」嚴格來說也是准冷門歌演唱會

到現在,大家才意識到冷門歌對藝人音樂形象的重要性,林憶蓮的前衛與冒險精神由此可見一斑。

這也告訴我們,不要害怕冒險,因為當初許多不為人所接受的嘗試,往往都會在之後開花結果。

-----我是只愛才子的分割線----

音樂以外,林憶蓮的感情故事,也常為人津津樂道。

若細細抽絲剝繭,我們會發現林憶蓮的感情世界,原來與她的第一份工作——「電台DJ」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商業電台,林憶蓮認識了當時的唱片騎師陳輝虹,開始了她的初戀。

陳輝虹做過EMI和金牌高層

這段戀情很短暫,拍拖半年以後,兩人分手,做回好朋友。多年後提起,陳輝虹說是「Puppy Love」。

陳輝虹還愛在電影里演小配角,《江湖告急》里,他演一個愛看《古惑仔》的師爺

離開陳輝虹,離開商台之後,林憶蓮公開承認的第二個男人,是許願。

他幫助林憶蓮擺脫了日本偶像路線,讓她明白自己究竟該走什麼音樂路線。上面我們提到的大部分林憶蓮「前衛」的嘗試,有一大半的功勞該歸於許願。

在與許願的合作中,他們擦出了愛火花。

據說電影《金枝玉葉》里,就有以林憶蓮和許願為原型的故事

只是這一對音樂好CP最終沒修成正果,許願和李麗珍也是結婚離婚,鬧得滿城風雨。就在多年後,大家幾乎要忘記許願這位「怪人」時,他得知林憶蓮上歌手惹爭議,立即在網絡上發聲支持前任。

不知道他們以後還會再合作嗎?

許願之後,林憶蓮遇到了李宗盛。

許願到台北找唱片公司推薦林憶蓮,見到李宗盛,送上了林憶蓮的專輯……所以許願絕對是百分百的中國好前任。

故事回到商台。

1988年,李宗盛的妻子,也是前商業電台知名DJ朱衛茵,她同時也是歌手。

朱衛茵曾在書里這樣描述和李宗盛的相識: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認識李宗盛是在電視機里,後來經蘇芮的介紹認識。沒想到他的開場白竟是你會不會打台灣麻將,雖然很不浪漫,有些失望,但幸好蘇芮及時制止。我們轉而去跳舞,越跳越投緣。後來我們開始打越洋電話,2年之後有一天,我跟他說,我電話費要用光了,我們有兩個選擇,要麼結婚,要麼分手……」

但她也說,和李宗盛是「不熟就結婚了」,婚後朱衛茵在家帶孩子,李宗盛繼續做音樂,生活圈子的差距越拉越長,也導致後來他們的婚姻暗礁漸生。

1992年底,林憶蓮和李宗盛在香港商業二台的《創作人音樂會》上,合唱了《當愛已成往事》。

其實更喜歡哥哥版

這本該是張國榮獨唱的電影主題曲,為了林憶蓮,李宗盛又做了一個合唱版。這個小眼睛愛音樂的女孩深深吸引了他。

因為《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的高銷量在前,李宗盛很快把林憶蓮挖到了滾石。

《歌手》上林憶蓮唱了《不必在乎我是誰》,是李宗盛寫的,收錄在她93年的專輯裡。當時兩人已傳出緋聞,這歌詞也許是這處於感情糾葛中男女的心聲。

1994年,林憶蓮出現在李宗盛演唱會上,兩人的互動更惹人猜疑。

不久後,在「負心漢」的罵名下,李宗盛離開妻子女兒前往溫哥華,林憶蓮也從香港去了溫哥華。

直到1997年,朱衛茵同意和李宗盛離婚。1998年,懷孕的林憶蓮和李宗盛結婚。

從結婚開始,林憶蓮已經在思考這段婚姻是不是個錯誤

李宗盛的前妻朱衛茵說過,自己從未恨過林憶蓮——

「離婚應該是兩個人各打50大板,我以前真的不是成熟的老婆。」

可惜林憶蓮和李宗盛的婚姻也沒能走到最後。2004年,兩人各發聲明宣布離婚。

離婚原因眾說紛紜,無論如何,這段充滿傳奇的婚姻,終究以感性、文藝的方式,畫下了句點。

九年以後,李宗盛在台北小巨蛋舉行演唱會,和林憶蓮隔空對唱《當愛已成往事》,淚流不止。

林憶蓮始終是他最愛的女人

而第一任妻子朱衛茵在台下低調捧場。她說自己是李宗盛最大的粉絲,對他的演唱會評價非常高。

她也說過,在李宗盛和林憶蓮離婚時,曾經打電話安慰他,希望能有很好的女人陪著他。

林憶蓮和李宗盛也算「再見亦是朋友」,任何時候都互相尊重。

當愛已成往事

只是兩人同台合唱的場景已不可再現。

「當愛已成往事」,一語成讖。

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

——李宗盛《領悟》

只有音樂成為了兩人情感的記錄,李宗盛為林憶蓮打造的《Love,Sandy》,成為她音樂生涯中銷量最高的唱片。

後來的林憶蓮兜兜轉轉,重新牽手初戀男友陳輝虹。那時陳輝虹已成EMI亞太區新媒體副總裁,也剛好和妻子離了婚。

山水再相逢,兩人已能以成熟態度對待感情。

無奈二度復合還是以分手收場。

反而是看起來痞氣十足的恭碩良,和林憶蓮感情穩定。回到香港以後,林憶蓮去到哪都有恭碩良陪伴。

上《歌手》節目,打鼓的還是恭碩良。

一向溫柔、少言的林憶蓮很少在媒體面前表現喜怒哀樂,但為了維護恭碩良,她頭一次在網上激烈否認分手傳言,順帶把戀情公開了。

媒體曝光女兒喜兒的時候,她也很震怒,她不希望女兒的生活因為自己被打擾。

情事常被外人議論,但林憶蓮也坦蕩如水,從不刻意隱瞞。

「我從不否認我在李宗盛先生身上學到了一些音樂知識,而他在樂壇上的貢獻也不會被大家忽略。」

然而,大部分關於音樂以外的事情,她還是那句話:

「我不太會表達。」

----我是結語的分割線----

E姐結語:

E姐曾經寫過四年的《歌手》大專題。

在我看來,《歌手》的「冠軍爭奪戰」其實更像一場沒有懸念的「爆米花電影」。

老牌歌手在與各路新秀的輪番過招中製造出「高潮迭起」的視覺效果,最終在大氣磅礴的「K歌金曲友誼賽」中奪冠。

他們就是這樣奪得歌王的

還記得早前在網絡被熱傳的一段張學友採訪嗎?他說不會去參加歌手比賽,其中有一個原因是「不知道評委懂不懂」。

「歌神」也許有自己的考慮,但不同年齡層的普通人,才是市場眾生的微縮版。

而《歌手》節目之所以常常給人「冠軍無懸念、黑馬成亞軍」的感覺,也是由節目的投票制度所決定,不同年齡層觀眾分次投票的方式,顯然更有利於那些資格老、成名早、風格周正,不易引起新鮮事物所帶來的不適感的老牌歌手。

所以,在經歷了杜麗莎被淘汰、譚晶退賽等變化之後,從首發陣容一直留守到現在的資深「老將」,就只有林憶蓮了。

況且這次是兩大天后同台獻唱,厲害了

冠軍若不是她,還會是誰呢?

林憶蓮奪歌王,是觀眾「政治正確」的選擇,也是眾望所歸。

只是,比起在一個節目裡奪冠軍,E姐更欽佩的,是她掙脫天后「光環」束縛,在舞台上挑戰自己的勇氣和底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