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 端午節快到了,超市裡已經擺滿了粽子,記得小的時候老媽會在端午包上一大鍋粽子,又糯又好吃,但是老媽包的都是紅棗粽子,現在離開家已經很多年,自己學會了包粽子。現在也快端午了,包肉粽子,用猴頭菇和鮮肉包的粽子,肉的香味和猴頭菇的鮮味融合在一起,十分的好吃。。。
材料。
糯米,鮮肉,猴頭菇,蔥,姜,花椒,料酒,蚝油,老抽,鹽,澱粉。
做法。
1,我們北方是用蘆葦葉子的,蘆葦葉子煮過洗凈浸泡,(在沒有蘆葦葉子的季節可以去糧店買乾的蘆葦葉)。
2,糯米頭一天 晚上浸泡。
3,猴頭菇用冷水泡開,這個要提前一天泡。
4,肉切塊,加入澱粉抓勻,腌漬10分鐘,加入蚝油,蔥,姜,花椒粉,料酒,老抽,鹽一起拌勻,腌漬2小時左右,再加入切成小塊的猴頭菇拌勻。
5,拿3-4片葉子,擺勻。
6,粽子葉窩一下,放入糯米,加入鮮肉和猴頭菇。
7,再加上米。
8,把葉子從對面折過來。
9,用繩子捆上即可。
10,粽子就包好了。
11,放進鍋里煮開,小火燜大約2-3小時,粽子鍋里煮雞蛋是老家端午的風俗,粽子鍋里的雞蛋液很好吃哦。
可以吃嘍。。。
香噴噴的粽子開吃。。。
峰兒話語。
1,包粽子有些技術,多包就可包的好了。
2,蘆葦葉可以去雜糧店買,有乾的有保鮮的,建議買乾的煮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