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飛彈被美國切斷信號兩發失敗,中國下定決心搞出千億戰略武器
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在猛烈空襲伊拉克的時候,開始在戰爭中應用GPS衛星導航技術。當時,美軍戰機投下的武器只有10%使用了GPS制導,但這10%的GPS制導武器卻發揮了強大的作戰效能。依靠GPS系統,海灣戰爭中的美軍曾創造過兩枚飛彈先後攻擊同一目標,且後一枚飛彈通過前一枚飛彈炸開的洞口鑽入目標內部爆炸的「戰場奇蹟」。GPS的成功讓人們看到了精確制導武器的輝煌未來,當時,軍事專家就表示,精確制導武器是第二核武器。現在看來,這話略有誇張,但也證明精確制導武器對那個年代軍事專家的強烈衝擊,戰爭進入了新階段。
以前中國人導航使用GPS,現在使用BDS,那就「北斗」導航系統。德國《經濟周刊》網站稱:「北斗」系統的總體性能與美國GPS相當,但成本更低。北斗導航系統的空間段包括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總共由35顆衛星組成,比美國GPS系統的24顆導航衛星組成的系統精度要高很多。如今,「北斗二代」系統已經處於試運行中。它使用的是與GPS一樣的「無源定位」。我軍一直非常重視彈道飛彈的發展,因為彈道飛彈打擊速度快,攻擊方式靈活,威力大,準確性高。特別是在我國在很長時間裡,在轟炸機,戰鬥轟炸機等機種相對落後的情況下。彈道飛彈就成為了最有利的中遠程打擊武器。
軍迷們大都知道一段辛酸的往事,在96年台海危機期間,解放軍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發射了3枚飛彈,以示警告。發射的第一枚飛彈準確命中目標,人們歡欣鼓舞,然而,後面的兩發接連偏離目標。事後分析表明,這兩次發射失敗可能是由GPS信號突然中斷造成的。從此,我們下定決心,必須建立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除了東風系列彈道飛彈,我國的長劍10巡航飛彈、轟6K轟炸機都非常依賴北斗系統。可以肯定AKD20的最低射程不會低於1300公里。我們不用管AKD20到底使用啥飛行彈道或者路線,它要飛到關島就必須飛完這1200多公里,考慮到射程上的餘量,它的射程至少1300KM這是可以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