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出色的後場吊球技術,能準確的將後場高球回至對方網前兩角靠近邊線的位置,是將力量與角度的控制發揮到極致。看到這樣的吊球,你會發現,羽毛球並不全是大力砍殺,也有看得見的美感。
這種得分利器,咱們應該多學習。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後場吊球的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後場吊球技術可分為:後場正手吊球,頭頂吊球和反手吊球。
後場正手吊球
先說擊球點,是在身體右側上方靠前的位置,比高遠球要稍微靠前一點。如果擊球點過高,則發力和角度都難以精準控制,過低則容易掛網。
因為後場吊球是將球從自己的後場擊打到對方的前場,球在過網後應該迅速下落,所以發力應該屬於小力。
羽毛球中的小力,發力的時候都是靠手腕和手指。擊球前,手指放鬆,擊球時屈指,並轉動,讓球拍形成一定的外旋。用斜拍面切擊球托後部右側。
斜拍面切擊球托後部右側
可以根據對方的站位和空檔來選擇吊球的線路,直線或者是斜線。吊直線的時候,球拍的包切動作要小一些,切削擊打球托後部偏中的位置,控制球的飛行路線;並帶有一點的下壓力度。這個力度不能過大,目的是讓球速增加,在過網後迅速下落。
吊直線的時候包切動作小,有一個下壓的動作
相對應的,如果要吊斜線,那麼包切動作就要大些。根據斜線的程度來改變包切的動作,擊打球托後部偏右的位置。
吊斜線的時候包切動作大
後場頭頂吊球
有球友分不清正手吊球和頭頂吊球,覺得都應該算是正手吊球,畢竟都是採用正手握拍吊球的方式。
其實兩者的區別在於:頭頂吊球的擊球點,在頭頂前上方,而不是右肩膀的前上方;頭頂吊球在擊球時身體的位置大多數是在左邊場地的後場區,而正手的時候,則大多數是在中間或者右半場。
因為都是正手握拍法擊球,所以,準備動作要領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擊球時我們的站位往往是在左側場地,所以這裡存在一個吊直線和斜線的問題。
吊直線的時候,擊球動作其實和正手吊直線是一樣的,也是包切動作不用太大,同時帶有向前下方下壓的力度,這樣球速會更快。球的落點是在對方的正手網前。
吊斜線採用滑板擊球法,將球從左側場地吊到對方反手網前。滑板擊球法是用手指轉動拍柄,讓球拍向內旋,擊打球托底部的左側。手指的動作很重要,所以,在握拍的時候一定要放鬆。
滑板擊球動作
滑板擊球手部動作
後場反手吊球
反手吊球是吊球中比較難學的部分,本身一部分球友反手就是弱點,在發力和角度上就存在偏差,吊球更是對力量和角度的要求高。所以,建議大家閒的時候用空拍多練習,找找反手的球感。
反手吊直線,是將球從反手後場吊到對手正手網前。反手球都會帶點外旋的力量,吊球也是。在發力的時候,除了切擊的力量外,還需要帶有一點向網前推的力量。
反手吊直線動作
手部包切動作不大,擊打球托底部
反手吊斜線是將球回擊到對方反手網前位置,這就要求切削的位置是在球托的左側,包切動作要稍大些。
手部包切動作大,擊打球托左側
其實,反手的吊球是將正手吊球反過來了。吊直線的時候,包切都不大,都是擊打球托底部位置,或者稍微帶一點偏移;吊斜線的時候,就是將包切動作加大,切球托的側面,將球吊到對應的斜線位置。
總結,很簡單。
但是掌握卻很難。
好在,我們在追求技術進步的同時,都懷有一個平和的心態。而且我們都相信自己,不間斷的積累,最終會產生質變,你的球會打的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