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敘利亞戰場上,美俄兩國的巡航飛彈都顯示了威風。在俄軍打擊敘利亞境內恐怖分子時,曾連續發射26枚該型巡航飛彈,由於應用了格洛納斯衛星,俄羅斯宣稱其打擊精度在3米以內。從攻擊的距離看,俄軍自用的海基「口徑」巡航飛彈射程在2000公里以上,俄羅斯通過巡航飛彈打擊敘利亞境內的目標展示其遠程海上打擊能力,不僅標榜自己的技術實力,而且從字面上向外國買家宣傳「口徑」飛彈能力。這次,美國也在敘利亞戰場上展示了大名鼎鼎的戰斧巡航飛彈。
與美國不同的是,俄羅斯展示「口徑」飛彈也有出口的意味在裡面。據英國《簡式防務周刊》報道,印度計劃購買俄羅斯3M14巡航飛彈,但根據國際公約,出口版本的射程只能限制在300公里,實際射程與印度現有的與俄羅斯合作研製的「布拉莫斯」巡航飛彈相差無幾。因此,對印度本身的實際意義有限。口徑飛彈家族有不同的變體,不同的發射平台,作戰範圍,目標輪廓和速度,從六至九米長度不等,但都可裝上一個990磅重的彈頭或核載荷。得益於矢量推力噴嘴的艦射版本,配合主動雷達尋的「口徑」飛彈被設計用來執行迴避動作, 而不是直線飛行。
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稱只有23枚命中了目標,而美國稱至少有四十多枚飛彈命中。按說,這是很不應該的事。對地攻擊"戰斧"巡航飛彈由慣性和地形匹配雷達制導,地形匹配製導雷達利用存貯參考地圖與實際地形相比較,確定飛彈的位置,精度非常高。那這36枚飛彈去哪了?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被S400攔截了,另一種是以色列的說法,根據ISI公司使用的EROS A/B衛星拍攝的照片,專家評估有44個目標受到美軍戰斧飛彈打擊,多個目標被打擊多次,至少有58枚飛彈命中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