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過程中要重視的一件事,竟然80媽媽都不知道還忽略了!!!

@ 2017-04-11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把自己能提供的最好給孩子,但在寶寶成長過程中,仍存在一些誤區。很多家長認為,只要孩子不生病,身體健康茁壯成長就可以了,實際上,以下幾個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很容易被家長忽略。

(1)父母的陪伴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只有有人陪有人帶著,不磕不碰就沒事了。因為平時工作忙,與孩子的互動也較少,甚至有些家長把孩子留在了遠離自己的老家,一年也沒相處多少時間。

事實上,父親和母親在兒童的成長中分別充當著不可替代的形象。有專家研究發現,從聲音上,媽媽相對較高的音調,在兒童幼兒聽力還未完全發育完全的時候,更容易識別;而爸爸的聲音,相對較低沉的音調,能夠讓孩子產生信任和安全感。我們也相信,每一對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與自己有陌生感。因此,父母的陪伴在寶寶的孩童時期至關重要。

(2)學前的教育

有些家長認為,讓孩子上更好的幼兒園、上更好的小學就可以讓小孩在學前得到很好的學習。而實際上,在幼兒園,因為學生人數較多,很難做到有針對性、有目標的學前教育。在0-3歲階段,是兒童大腦神經系統高速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的教育對兒童大腦的開發起著重大的決定性作用,也是其智力發展的必要條件。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具有唯一性,在孩子兒童階段,針對自身的特點做一些針對性的誘導性教育就非常必要了。

另外,兒童的學前教育不應該成為硬性的功課,而應該充分挖掘孩子的特性,讓孩子在玩樂過程中學習。作為孩子,他很難理解家長們對他的要求的最終用心,過於硬性的要求,反而會讓孩子產生牴觸,適得其反。

(3)安全感的培養

通過一些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孩子在保姆或者爺爺奶奶陪伴的時候,會無預兆地要「找爸爸」或者「找媽媽」,並且情緒很難控制。其實,「找爸爸」或者「找媽媽」是小孩子尋求安全感的具體體現。在大部分孩子心中,爸爸和媽媽是他們最信任的人。

如果一個人沒有安全感,就很難信任別人,也無法與人建立友誼,甚至會因過於內向而脫離群體。而安全感的建立是從小就開始的,父母是孩子安全感培養最早的老師,如果孩子沒有安全感,就不敢於去探索周圍的事物,也不利於心智的發育。

來源:寶貝親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