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地方讓你更心動?舊金山景點大盤點

@ 2017-04-11

舊金山是一個公認的自由、奔放的城市。舊金山原名耶瓦布埃納,又名聖弗蘭西斯科,華僑稱為舊金山,最早是1847年墨西哥人以西班牙文命名的,當時這裡的居民只有800多人。它本是西班牙的一個殖民據點,後由墨西哥接管,美墨戰爭之際為美軍所占。

1848年一名木匠在建造鋸木廠時,在推動水車的水流中發現了黃金。這個消息不脛而走,引發了全世界的淘金熱。短短三個月內舊金山人口便激增25,000人。其中許多華人作為苦力販賣至此挖金礦,修鐵路,備嘗艱辛。此後大批華工在這裡安家落戶,他們就稱這座城市為舊金山(以區別澳大利亞的新金山)。

因此舊金山也是早期中國人登陸美國的一個重要地點,現在在舊金山還有為數眾多的華人社區。漫步在「自由、奔放之都」的大街小巷,到處都充斥著復古、懷舊的人文氣息。和很多人一樣,我對舊金山的印象也是從眾多的電影中得到的。

在我的記憶中舊金山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兒時看的香港電影中,即使現在你也能找多達100部電影來品味這座城市。最近的幾部熱門的電影《超能陸戰隊》、《猩球崛起》以及迪士尼最新動畫片《Inside out》都是基於舊金山拍攝製作的。

對於我而言,舊金山是我此次美國西部之旅重要的一站,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舊金山是美國著名的一號公路的起點。

另一個原因就是在舊金山這個地方,好玩的地方還是比較多的。

比如:金門大橋、漁人碼頭、九曲花街等等。今天我將用鏡頭聚焦那些著名和非著名的景點,帶領大家走進真實的自由之城「聖佛朗西斯科」。

漁人碼頭

19世紀的50年代,有一位商人為了方便自己的木材生意,在舊金山的海濱修建了一座170平方米左右的碼頭。沒想到碼頭剛一建成,就引來眾多勞工,由於客流量及人員流動大因此,許多餐館與酒吧也紛紛落成,生意十分的火爆。

那時活躍在漁人碼頭的多是義大利移民,他們的淘金夢破滅後,憑著一手捕魚好技術,讓漁人碼頭成了舊金山水產品集散地。上世紀60年代以來後來由於漁獲量的減少,碼頭的漁業特色不如當年,而旅遊業的發展卻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這裡彙集了很多購物中心,特產店的賣家鱗次櫛比,樂師和藝術家們的表演也是一個接一個。而這,便成了「漁人碼頭」最早的雛形。

舊金山藝術宮

這座舊金山藝術宮建造於1913年12月8日,當時是作為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的會場,藝術宮是當時博覽會最後開工的主要建築,以古羅馬建築廢墟為創作靈感,主要由一個圓頂的大廳配上眾多的拱門和石柱形成。

這座仿古羅馬廢墟的建築,是由紐約市出生並居住在柏克萊的建築師梅貝克(Bernard Ralph Maybeck)所設計的,藝術宮建築的設計主要是要向世人展現一個視覺上的壯觀美感。

博覽會期間用木料和石膏臨時搭建。在博覽會後大多數的展館場所皆被拆除,然而藝術宮深受大眾的喜愛,美國慈善家菲比·赫斯特便在博覽會期間成立了Palace Preservation League, 在1915年10月的藝術保存日這天收集了33,000個支持保存藝術宮人的簽名,並籌集了三十五萬美元的經費來重建藝術宮並使用永久性的建材,才使原本應該拆除的藝術宮在得以保存下來。

「垮掉一代」的大本營「反叛文化」的路標 城市之光書店

城市之光書店創於1952年坐落在中國城和義大利區之間,它以卓別林的電影《城市之光》命名,為「垮掉一代」的大本營,被舊金山監事會議讚許為「在舊金山乃至整個國家的文學、文化發展上扮演了開創性的地位」。

1953年,費林蓋蒂決定在舊金山北海灘的一間花店舊址上開設美國第一家專門出售平裝書的書店,這對認為平裝書難登「大雅之堂」的當時美國社會來說,是一個頗為「震驚」的舉動。這個時候正好趕上美國前衛文學的興起,也就是敲打派文學的興起。

真正使「城市之光」聲名大噪的,是金斯伯格的一首激進敘事詩《嚎叫》的詩,艾倫·金斯伯格生於新澤西州的紐華克猶太家庭,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大學期間曾被一度開除,卻於1955年在舊金山的一次朗誦會上,以其《嚎叫》獲得轟動性成功。

奇蹟工程「金門大橋」

這座聞名遐邇的金門大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橋之一,被譽為近代橋樑工程的一項奇蹟。當然,它也公認為是舊金山的地標和象徵。

它全長2737.4米,寬27.5 米,高227.4米,橋塔高度342米,北端連接北加利福尼亞,南端連接舊金山半島,於1933年動工,1937年5月竣工,用了4年時間和10萬多噸鋼材,耗資達3550萬美元。海面到橋中心部的高度約60米,塔的頂端用兩根直徑各為92.7厘米、重2.45萬噸的鋼纜相連。

橫亘在金門海峽上的金門橋,常年籠罩在濃霧之中,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就掩藏在這迷霧當中。早在1579年英國探險家FrancisDrake發現了連結太平洋和舊金山的一個海峽「金門海峽」。

那時候的舊金山還只是一個蕭條的普通小鎮。但是隨著「淘金熱」,這裡轉眼間就擴張成為一座人口數萬的熱鬧大城市。淘金潮使得金門成了加利福尼亞神秘、魅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獨具魅力的藝術階梯

藝術階梯位於舊金山日落區(Sunset)的Moraga街與16大道交會處,這裡有一座小山,當然它也是當地居民休閒的公園,在山頂可以俯覽整箇舊金山市區,這個藝術台階從山腳下一直延伸到山頂。它是美國最長的馬賽克藝術台階。

陶瓷藝術家Aileen Barr及馬賽克藝術家ColetteCrutcher共同合作,還有超過300 多位當地居民,歷經兩年半的時間才完成了這個項目。居民們紛紛尋找各種彩色瓷磚、瓷片,加入到項目中來。

大家集思廣益,人人都想把自己的家園建設的更加漂亮,而兩位藝術家為了製作自己的藝術作品,使用超過2000個手工製作的瓷磚與75000瓷磚碎片和彩色玻璃這才在階梯上勾勒出這如此繽紛的圖案,完成了一道以馬賽克鑲嵌而成的163個如童話般夢幻的藝術台階。

九曲花街舊金山人的驕傲

九曲花街,美國官方正式名稱為倫巴底街(Lombard Street),是一條美國加州聖弗朗西斯科(舊金山)東西方向貫穿Presidio區及Cow Hollow區的街道。

九曲花街是世界上最彎曲的街道。當初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是為了使繁忙的交通有所喘息而設計建造的,如今卻成為聖弗朗西斯科最吸引人的一條街。

九曲花街其實不是很長,只是在Hyde街與Leavenworth街之間的一個很短的街區,但是卻有八個急轉彎,因為有40度的斜坡,且彎曲像"Z"字形,所以車子只能往下單行。街道上遍植花木,在花街高處還可遠眺海灣大橋和科伊特塔,如不開車,可順著花街兩旁的人行步道,欣賞美麗景色。一般在春夏時花壇中的鮮花盛開,繁花似錦,色彩繁多,景色會更加多彩。

舊金山矽谷

矽谷(Silicon Valley),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舊金山灣區南部,是高科技事業雲集的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谷(Santa Clara Valley)的別稱。矽谷的主要部分位於舊金山半島南端的聖塔克拉拉縣(Santa Clara County),主要是該縣下屬的帕羅奧多市到縣府聖何塞市一段長約25英里的谷地。

總範圍一般還包含西南舊金山灣區聖馬特奧縣的部分城市(比如門洛帕克)以及東舊金山灣區阿拉米達縣的部分城市(比如費利蒙)等地。最早是研究和生產以矽為基礎的半導體晶片的地方,因此得名。

泛美金字塔

泛美金字塔位於歷史悠久的蒙哥馬利區,建築高度為260米,共有48層,用途為商業和辦公。該建築從1969年開始建造,1972年完工,目前為世界上第100高建築。大樓落成後,泛美公司將總部從街對面一座辦公樓搬入這座大樓。如今這座大樓已經不是泛美公司的總部,但是依然和該公司緊密聯繫在一起,並掛有公司標記。

舊金山市政大廳

市中心留給人印象最深的建築--市政廳,是於1915年以華盛頓的議事堂為模式修建的。帶有威嚴,肅穆氛圍的市政廳,使得來參觀的人們都要在此拍上幾張以作紀念。

它是由當時頗具盛名的Arthur Buown Jr設計師的。市政廳雄壯的巴洛克樣式的圓頂模仿了教皇廳里的白特洛聖堂。比華盛頓D.C美國華衣議堂還要高。

歡迎關注職業攝影師劉傑,每星期一、三、五定期向您展示視覺特刊!

劉 傑

旅遊攝影師、自由撰稿人、人文風光攝影師、攝影旅遊項目領隊、國家高級攝影師、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家協會會士、中國國家地理專欄作者、«美麗中國行»攝影師、頭條號簽約作者、多家旅遊媒體專欄作者、Gettylmages/CFP簽約攝影師、全景視覺等多家專業網站簽約攝影師。

微信:photographer_liujie

微信公眾號:liujie1034490242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33738153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