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頭經常到小店買東西,家裡堆滿了還繼續買,只因店裡藏個「寶」!
幾年前,明心和男朋友一塊到城裡打工。一開始到處打零工,後來她在一居民區,盤下一個小店,經營食品和雜貨。由於她待人和善,不計較,人緣好,小店生意還不錯。
後來,明心和男朋友結婚了,並很快有了孩子。丈夫有自己的工作,明心一個人既要照顧孩子,又要打理小店,實在忙不過來,又捨不得僱人,就把鄉下的婆婆請來。就這樣,婆媳兩人,要麼明心照料孩子,婆婆看店;要麼婆婆照看孩子,明心賣貨。婆媳分工合作,配合默契。
明心的婆婆,別看是個鄉下女人,卻是一個性格開朗愛說愛笑的人,很喜歡城市生活。婆媳相處融洽,其樂融融,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們是親母女呢。
自從婆婆來了之後,小店明顯熱鬧起來,經常有一幫老頭老太太圍坐在門口,打撲克聊天。其中有一個老頭,人們都叫他老王頭。
這個老王頭,和別的老人不太一樣。他生性木訥,別人說笑閒扯,他只是靜靜地坐著那裡,像是一個忠實的傾聽者。據說他老伴早年去世了,有一個兒子在外地,長年不回來。老王頭一直獨居。
慢慢熟悉了,大家說說笑笑時,老王頭偶爾也能插句話。有次,他說他從小在農村長大,對鄉下的一草一木充滿感情,遺憾的是再也回不去了,因為老家已經沒有親人了。
當時明心的婆婆快言快語地插話說:「老王頭,既然你這麼嚮往農村生活,以後到我們那裡定居好了。那裡人好客,都是你的親人。」
自從明心的婆婆隨口說了那些話,這個老王頭來小店更勤了。每次走時,都要買一點東西,哪天也不空手回去。
明心起初沒在意,後來見老王頭買的東西雜七雜八,實在是多,就開玩笑地問:「大爺,你買這麼多東西用得完麼。」
老王頭淡淡一笑,說:「沒事,留著慢慢用。」
不知怎的,最近已經好幾天沒見老王頭了。明心突然有點擔心,就對婆婆說:「老王頭好多天沒見了,不會出事吧」
這一說不要緊,婆婆也變毛變色地說:「是呀,不會是老王頭生病了吧。一把年紀了,身邊也沒個人照顧。」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明心見婆婆一臉焦急的樣子,心裡不由一動,沖婆婆抿嘴一樂,說:「媽,爸去世好多年了,反正你也一人,我看你和老王頭就挺合適的。」
婆婆臉一紅,沖明心嗔怒地揚起巴掌,說:「你、你這個壞傢伙,敢耍俏老太太。欠揍了,是吧。」
明心一臉壞笑地走開了。
本來是一個善意的玩笑,明心後來認真地想了想,覺得婆婆和老王頭還真挺合適的。如果兩位老人有意,搭個伴,彼此有個說話的人,不孤單,晚年會幸福些。
這天,明心提了一袋水果,經打聽,來到老王頭家。敲門好長一會,才聽到悉悉索索的聲音。
開門的正是老王頭。但見幾天不見,老王頭明顯的消瘦了,鬍子拉碴的。
見是明心,老王頭雖然有點意外,還是熱情地請明心坐下。
原來這幾天老王頭感冒了,咳嗽不止。
明心關心地問:「大爺,你吃過藥了麼,用不用送你上醫院看看啊。」
老王頭嘿嘿一笑,說:「人老了,小毛病多。沒事,閨女,謝謝你。」
老人叫明心「閨女」,明心心一酸,差點落淚。
聊了一會,明心直截了當地問:「大爺,給你找個老伴,你願意不?」
王老頭一聽,似乎吃了一驚,頓時劇烈咳嗽起來,連連擺手,說:「閨女,別開玩笑了。我這把年紀了,還找什麼老伴啊。再說,誰人跟啊。」說著,眼光不自覺地瞅向客廳的邊邊角角。隨之,臉紅了。
明心順著老人的眼光一看,我的天,屋裡到處是各種吃的用的。這不都是從自己小店裡買的麼。
哈哈,怪不得老人經常買自己店裡的東西呢。明心是個絕頂聰明的女人。得了,看來老人也早有此意啊。
明心故意繃著臉,裝作驚奇的樣子,說:「大爺,您老屋裡的東西,都是從我小店買的吧。家裡滿了,您還繼續買,難道買來買去,想買小店藏著的寶啊。」
老王頭一聽,臉更紅了,嘴裡喃喃說:「閨女,你真會說笑,我哪能買得起寶啊。」
「只要您老願意,買得起,買得起。您老瞧好吧。」明心樂呵呵地說。
後來,經明心撮合,婆婆和老王頭果然情投意合,喜結良緣。
同時,兩位老人商量好了,等給明心兩口子看大孩子,就一同回鄉下,過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