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阿倫·艾弗森vs「訓練」
前76人球星阿倫·艾弗森是NBA歷史上最強硬的球員之一。他可能有六尺高,實際上並沒有。然而,儘管他身材矮小,艾弗森從不猶豫衝進人群。作為一名靈活的得分手和勇猛的競爭者,艾弗森不會錯過每一場晚上的比賽。但是,訓練就完全另當別論了。
艾弗森有多麼不喜歡訓練,誰也形容不了,他會為了不訓練奮戰到底。
9. 勒布朗·詹姆斯vs 德肖恩·史蒂芬森
詹姆斯的整個職業生涯,有很多強勁的對手,顯然史蒂芬斯不屬於其中一個。但是這並不能阻止當年(2008年)奇才隊員史蒂芬斯說他「反應過激」。最終,這場兩人間搞笑的衝突,因為醬爆弟弟Soulja Boy(站史蒂芬斯)和Jay-Z(站詹姆斯)的爭論達到頂峰。只有NBA才會發生這種事。
8. 傑森·基德vs吉米·傑克遜
這件一定是喜歡流言蜚語一類人的最愛。據說,在1996年的時候,歌手托尼·布拉克斯頓到小牛隊的賓館接基德約會,走的時候卻和吉米·傑克遜手挽手。更扯的是,布拉克斯頓對媒體說:「我至少聽說過他們,不過約會的事,不管真假,我都不想八卦。」時至今日,兩名隊員拒絕承認發生過此事。不管怎麼說,年輕而有天賦的小牛隊早早瓦解了。多可惜啊!
7. 阿隆佐·莫寧vs 拉里·詹森
在拉里·詹森和阿隆佐·莫寧的帶領下,20世紀90年代的夏洛特黃蜂隊有機會大施拳腳。可是詹森的自大讓一切成為泡影。這事發生在1992年,詹森拿著他的年度新秀夾克,激怒莫寧說道,「嗨,小伙,你要是打的夠努力,你也可能拿到這種夾克。」自此之後,宣告了我們最喜愛的扣籃大隊終結。
6. 保羅·皮爾斯vs 昆汀·里查德森
在2010年凱爾特人與熱火的季後賽,儘管剛開始是加內特和里查德森爆發衝突,可話題始終都圍著著皮爾斯和里查德森。按照雅虎體育馬克J·斯皮爾斯的文章所說,衝突根源於皮爾斯在堪薩斯大學的時候,斯皮爾斯說:「皮爾斯為堪薩斯大學招募了里查德森。雙方都沒有完全解釋癥結所在,但是很明顯:里查德森對現狀更加的生氣,結果也說了大部分的垃圾話。」
5. 麥可·喬丹vs 以賽亞·托馬斯
喬丹可能是籃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但他也經受了很多針鋒相對。
喬丹會利用每次挫折、別人的侮辱和小的挑釁,作為擊垮對手的動力。他永遠也忘不了沒能進入高中校隊的事情,以及1984年選秀有兩個人排在他前面。他當然也不會忘記新秀季的第一次全明星之旅。在全明星舞台上,以賽亞·托馬斯聲稱要教訓一下喬丹。結果,從那時候起喬丹開始憎惡該活塞隊控衛。
4. 雷吉·米勒vs 斯派克·李
麥迪遜花園球場是NBA最古老的的場館之一。對於球員來說,不論尼克斯戰績好壞,在紐約死忠球迷面前打球絕對非比尋常。前步行者犀利射手雷吉·米勒算是領教過了。
他可以任何時候手感火燙,打尼克斯的時候毫不費力。這時候,你就知道他和尼克斯死忠斯派克·李會有一番爭論。他們的嘴仗上了電視,成為了ESPN「30年30大傳奇」最好的紀錄片之一。
3. 卡爾·馬龍vs 丹尼斯·羅德曼
當年,NBA是動不動就肉搏的地方,球員會經常揮拳相向。卡爾·馬龍和丹尼斯·羅德曼首當其衝,十分殘暴。馬龍的背打十分出色,轉身也是傳奇一般。羅德曼卻是有絕佳防守天賦的防守者,總是能擋在進攻者前面,防守不遺餘力,垃圾話也噴個不停。
所以,他們在1998年的總決賽上幹起來也不足為奇了,當時羅德曼帶領的公牛對陣馬龍帶領的爵士。這場面可以說是一片狼藉,但是與1998年他倆的「沙灘摔跤比賽」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2. 麥可·喬丹 vs 傑里·克勞斯
喬丹帶領公牛贏得第六個冠軍的時候,他和總經理傑里·克勞斯關於誰的功勞更大產生了分歧。克勞斯認為管理團隊對球隊的成功貢獻最大,而喬丹認為上場的是我們球員,不是你們這些人。
大家都以為喬丹會將這些拋之腦後。然而,在2009年的名人堂納新時候,他說會永遠堅持自己的觀點。
1. 沙克vs科比
20世紀90年代,洛杉磯湖人隊建立了籃球王朝,2000-2002年欲取得三連冠。有奧尼爾和科比帶領,湖人隊在好萊塢予取予求。他們非常興奮,統治力驚人,然而結果大跌眼鏡。是什麼讓一切成為泡影呢?奧尼爾和科比互相憎恨。這不是什麼秘密了。
奧尼爾認為進攻應該始終圍繞著他來,而科比認為這個中鋒有點懶。當然,這兩人之前能把意見保留,才贏得了幾個冠軍,可好萊塢一山不容二虎。最終湖人選擇了科比,在沒有奧尼爾的情況下又贏得了兩次冠軍。
這兩位超級巨星從那以後言歸於好。如果多年前他們就能這麼做,湖人隊將不可估量。
文章翻譯自cheatshe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