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火爆消息!逾500多間各種神廟遭受對付!神廟落成後,一些穆斯林才搬遷進有關地區,那神廟屆時又該如何自處?為什麼要弄華

@ 2017-04-10

轟動火爆消息!逾500多間各種神廟遭受對付!神廟落成後,一些穆斯林才搬遷進有關地區,那神廟屆時又該如何自處?為什麼要弄華人呢??

「神廟落成後,一些穆斯林才搬遷進有關地區,那神廟屆時又該如何自處?」

逾500神廟憂受對付.「為何製造各族距離感?」

(雪蘭莪.巴生9日訊)《雪蘭莪城鄉規劃指南》第3修訂版近日被爆「非伊斯蘭膜拜場所受限制」課題引起各界熱議,尤其擁有逾500多間各種神廟的巴生神廟代表均擔心會否遭受對付;並稱大馬各族人民和平共處多年,為何現在當局要將大家隔閡,製造「距離感」!

據《雪蘭莪城鄉規劃指南》第3修訂版其中一項闡明,非伊斯蘭膜拜場所不能設立在商業店屋、住家或穆斯林住家50公尺范圍內,而且新指南於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基於新指南「限制」並未闡明現有非伊斯蘭膜拜場所是否豁免,因此引起各界包括神廟、教堂、佛堂及興都廟等代表的疑慮,擔心遭對付。

雖說新指南是為了打造雪州更完善的規劃,但有人批評做法可能「矯枉過正」。

楊忠明:不檢討反對到底

巴生皇城道教聯合會主席楊忠明表示,當局其實無須在非伊斯蘭膜拜場所上作出「硬性」規定,只要地方上大多數穆斯林不反對,當局又何必將非伊斯蘭膜拜場所「限制」在距離穆斯林住家50公尺以外?

他今日對《大都會》社區報記者說,依上述這一點「限制」所言,該會認為,這項指南是相當苛刻和嚴格,或應檢討,否則將反對到底。

穆斯林沒投訴或反對

他指出,只要神廟建在獲批准的非伊斯蘭保留地上,惟當地穆斯林鄰居又沒投訴或反對,神廟建設就應獲「通行證」。

「還有一點必須釐清,就是有時候神廟落成後,一些穆斯林才搬遷進有關地區,那神廟屆時又該如何自處?」

他說,這種做法,更可能把各族人民的距離拉遠,不符全民團結精神。

「大馬是個多元種族和宗教的國家,非穆斯林擁有宗教信仰自由,當局應放寬限制,才利於各族的發展。」

盡管新指南是為了打造雪州更完善的規劃,但有人批評做法可能「矯枉過正」,影響以住家打造的神廟。(圖:星洲日報)

陳福源:全民應融合生活

巴生居民協會聯合會會長拿督陳福源指出,我國原本就是一個多元種族、宗教的國家,全民應該融合在一起生活,不明白為何《雪蘭莪城鄉規劃指南》第3修訂版,要將穆斯林與非穆斯林的「距離」,拉到至少50公尺之外。

他說,以前在一些三大種族密集區,清真寺、華人神廟、教堂及興都廟等,都建立在距離不遠處,方便各族人民進行膜拜;當時,大家都可以和睦共處,反而現在當局要來將全民進行「隔膜」,有欠合理。

「依我看,當局應拿掉這種『限制』,繼續讓各族的膜拜場所建立在大家都能接受的地點,讓各族互相了解和接納彼此的宗教差異之餘,更能有效地促進全民團結。這份指南有必要重新檢討,再作調整。」

潘國全:土地局按程序處理

巴生居民協會聯合會署理會長潘國全則表示,雪州政府於308大選後,就已宣布不允許批准住家神廟;至於限制神廟或教堂等需建離穆斯林住家50公尺之外,這一點土地局就得按照正常程序謹慎處理,以免引起不必要麻煩。

「一般上,州政府若將一些土地列為非伊斯蘭保留地時,土地局必須在第一時間發布通告,給地方上居民知道相關消息;若有人持反對立場要立刻發聲,好讓土地局能向州政府反映,再視情況作出調整。」

他說,否則,一切已成定案後,等到神廟或教堂要動土興建時才有人反對,問題將變得棘手。

游佳豪:沒刻意對付住宅廟宇

士拉央市議員游佳豪表示,在住家設立廟宇,向來都屬非法,但雪州政府對2008年以前已經設立的住宅廟宇,向來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不會刻意執法;反之在2008年之後新設的住宅廟宇則不被允許。

因此,他認為,《雪蘭莪城鄉規劃指南》第三修訂版相信只涉及未來的發展計劃,對現有的非穆斯林膜拜場所不會造成影響。

「雪州政府執政以來,都抱持上述態度,州政府當然有權改變政策,惟我們目前沒有接獲這方面的任何通知。」

指南不會成為標准

不過,游佳豪強調,他還不清楚《雪蘭莪城鄉規劃指南》第三修訂版的內容,但相信該指南不會成為地方政府對付現有違例和非法非穆斯林膜拜場所的標准。

他也提及,在城市發展藍圖底下,部份地段早已獲憲報頒布為非穆斯林膜拜場所用途;因此,在相關的保留地上興建廟宇,相信還是得根據憲報已經頒布的大藍圖而定。

如果憲報已經頒布,相信是不會被影響的,不可能強制一定要遠離穆斯林住家50公尺。」

「各個縣市議會在批准任何發展計劃時,都必須確定有部份地段將用作非穆斯林膜拜場所。當局是否有意以該指南取代該條例,我們暫時不得而知。」

《雪蘭莪城鄉規劃指南》第3修訂版的「非伊斯蘭膜拜場所受限制」課題讓神廟面對必須距離穆斯林住家50公尺以外的「限制」,讓各廟擔心運作將因此受影響。

文章來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