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栽盆景起源於唐朝,是將花卉樹木直接栽植於岩石的一種藝術形式,當時尚無盆景一詞,名稱較多,有盆島、盆池等。因其樹石合一、不用花盆、不見泥土,且獨立城景,因而深受皇室寵愛。然而其工藝十分考究,對石料用料也有諸多學問,製作者需要具備高超的藝術造詣,因此歷來只能藏於皇宮和上流社會。
自元朝失傳後,後人雖仿其做出附石盆景,但仍不能脫離帶土的花盆,局限性強。石栽盆景從此更加彌足珍貴,難以得見。
石栽盆景融賞樹、賞石於一體。樹的優美姿態藉助岩石的各種生動造型,兩者合二為一產生美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統一。
石栽盆景可以展現自然界中「夢筆生花」、「泰山頂上一青松」等典型景色,也可創造出自然界沒有的美景。
通過適相栽培技法對樹的根系和樹形枝展做出判斷,選取相匹配的石頭進行加工,產生出的抽象美,被人們稱為生命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