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有用?有害?成年女性該用什麼護膚品?

@ 2017-04-06

我們今天不討論有毒面膜的問題,專來討論下面膜本身。

面膜有用嗎?如果沒有,那麼有害嗎?

面膜的邏輯

面膜,每次敷上15-20分鐘,一周用2-3次,為什麼能讓皮膚產生重大改變?如果其中的配方或者秘方有效,那麼為什麼不加到長期使用的水或乳液中呢?

如果面膜其中有效成分含量比較多,短期內使用可讓成分更好地透皮吸收,那麼高濃度的成分是否對皮膚安全呢?那剩下的不就浪費了嗎?

那面膜賣的火,肯定有啥科學道理吧?

從基礎醫學知識分析,人體皮膚由外向內可分為表皮層、真皮層和皮下組織,其中表皮層的最外層為角質層。

外界物質的經皮吸收,但分子量大於500的物質較難透過角質層,因此能夠透過角質層、進入真皮層的物質主要是水分子以及各種小分子激素、脂溶性維生素、胺基酸化合物,而皮膚經水化後,可使外界物質透過量增加。

所以人的皮膚屏障很強大,外敷營養皮膚的作用有限。

當然面膜有很多種類,但原理類似。

清潔作用

清潔面膜可以吸附皮膚表層物質,在剝離或洗去面膜時,可以將皮膚上的分泌物、皮屑、污垢等隨面膜除去,達到較為徹底的清潔肌膚的效果。

軟化作用

將皮膚與外界空氣隔絕,使皮膚溫度上升,膨潤和軟化表皮角質層,擴張毛孔和汗腺口,從而促進皮膚的血液循環,使皮膚更有效地吸收面膜中的活性成分,不過主要也是滲透到角質層,達到真皮層的幾乎沒有。

浸潤作用

持續浸潤角質層,使角質細胞膨脹,排列更加整齊,短時間使皮膚看起來明亮柔潤。

結論

因此,面膜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短時間內的細胞補水和清潔啦!(吐槽的話,自己腦補!)

那麼面膜有風險嗎?

皮膚上有細菌,臉上也有細菌,面膜里有營養,會不會使細菌滋生?

據檢驗可知,面膜中大部分成分是水,營養成分很少,完全達不到培養基的水平(培養基很貴的好嗎),且細菌的繁殖速度沒有想像中那麼快,無法再短短十幾二十分鐘內達到「四世同堂」的效果。同時商品化的面膜中為了方便保存、穩定保質,通常會加入抑菌成分,因此不會出現細菌等微生物過度繁殖的現象,但是這些物質可能引起皮膚敏感,皮膚敏感的人要小心。

但是如清潔面膜通常會加入的去除皮膚角質的水楊酸,會使皮膚顯得更加細膩,但是頻繁使用可能會損傷表皮層,影響皮膚的屏障功能;再如一些滋潤面膜還可能導致毛孔堵塞。

剝離式面膜雖然可以去除老化角質,也能刺激皮膚造成敏感肌。

表皮細胞中本身含有大量的天然保濕因子,可以吸收環境中的水分起到保濕作用,但是由於其有水溶性,而面膜的最主要成分是水,長時間皮膚被水浸潤也可能導致其流失,加重皮膚乾燥。(所以面膜不能每天敷,或長時間敷,那樣會更干或者過敏)

這樣看來,還不如用這個時間去閉目養神嘞!把錢省在兜里。

那麼女性到底應該如何護膚?

清潔、保濕、防曬是基礎,原因很簡單,髒東西是肯定不好的,乾燥肯定不好,紫外線肯定不好。

平時注意食物均衡、不盲目節食(保證營養充足)、少吃糖、保證蛋白質、多運動、保證睡眠是最重要!

敷面膜的話,在敷面膜前,要做適當的清潔,去除死皮痂屑。敷面膜後,含有果酸功效的面膜,或者睡眠面膜,若是不洗掉,導致停留在皮膚時間過長,會造成皮膚剝脫的深度增加,刺激加重,增加敏感肌膚產生的幾率。睡眠面膜多在皮膚上形成一層透明軟膠樣膜,清潔不徹底也是影響後續面霜吸收和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