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突然宣布重大發現:美日防線瞬間全廢了!

@ 2017-04-04

中科院突然宣布重大發現:美日防線瞬間全廢了!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報道,中國科學家正在開發一項技術,希望能讓潛艇在水下規避聲吶探測。 如果成功,那麼中國的潛艇外殼將覆蓋一種特殊的鋁合金環。中國科學院和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的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用有多圈蝕刻溝槽的金屬環進行實驗。他們發現,聲波會沿著環傳播而不是被反彈,而聲吶探測器是依靠物體反射的回波跟蹤目標的。

報道稱,這些溝槽可讓聲波沿固定方向傳輸,就像汽車沿高速公路行駛一樣

研究人員本月早些時候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上發表了研究成果。他們最初是想用這項技術控制電子的運動,達到降低電腦晶片溫度的目的,但他們後來意識到這種技術也可以用在聲波控制上。

美軍P8反潛機正在投擲浮標式聲吶

多個環的配合幾乎可讓聲波向任何方向傳輸,這樣就有可能在未來讓潛艇規避聲吶探測。

報道稱,其他研究人員也在研究這項技術,但北京和華中科大的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系統最為簡單。

如果成功的話,中國海軍潛艇進入太平洋就可以如入無人之境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幾年前曾建造過一個具有類似效果的筒樁陣列,但這些圓筒必須以約每秒400轉的高速旋轉,才能讓聲波沿特定軌道傳輸。

這個新加坡團隊還聲稱,他們的技術可以幫助潛艇規避聲吶探測,但要在潛艇外殼上安裝大量不停旋轉的圓筒,這對於工程技術人員來說簡直是個噩夢。

合成孔徑聲納

一位要求匿名的中方研究人員說:「我們的方法更簡單,不需要運動部件。」但他同時表示,在這項技術可以走出實驗室用於潛艇隱形或飛機降噪之前,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最近中國核領域成就相當喜人!尤其是在反應堆技術上,中國取得了諸多突破,無論是在技術領域還是在商業領域,都獲得了極大的提升。

其中諸多技術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壁壘和資料材料封鎖,為中國發展下一代095、096核潛艇的核心反應堆技術進行了技術積累,確保了095,096戰略級的國之重器的研製順利進行。

根據權威官方媒體新華社的消息,中國的核能安全研究所已經成功突破了微型中子源反應堆和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的相關核心技術,不僅打破了國外相關技術壟斷,使得中國第四代核技術實現了完全自主掌握,自主攻關。尤其是這些核心技術都會應用到中國下一代核潛艇艇用反應堆的開發上。單就這一點,值得我們繼續大力投入研發。而且中國已經率先建立的第四代核反應至少三種構型的實驗堆,這一成績全球唯一!這是美國和俄羅斯這些核大國萬萬沒想到的事情 。

第四代核反應堆技術強調安全性,小型化以及方便商業化。使用的核燃料,高密度冷卻劑,耐高溫耐腐蝕結構材料都需要全新研發,由於第四代核反應的功率遠高於以往的我們常見的AP1000核電技術,開發難度相當大。所以國際上都不會把相關的材料技術和控制技術對你轉讓。中國曾引進AP1000商業技術,從中學習到了不少關於商業反應堆的特點和優勢。這是我們借用他山之石的部分,但是要攻克第四代核反應堆這塊玉,中國只能靠自己!

中國的核反應核心小型化建設其實一直處在國際領先地位。中國是目前全世界上唯一一個完全掌握小型化反應堆從設計到製造再到日常運營的國家 ,中國在上個世紀70年代可開始研究,到了80年代實現理論突破,1984年第一座微型反應堆就建成並投入滿功率運行。所以在核心領域我們並不比人差,甚至比多數國家都要強,但是礙於周改變設備配套設施的不完善,使得核潛艇上用的反應堆核心技術很先進,但是從泵體到管線,再到全面減震降噪,這些技術其實更考驗一個國家的綜合水平。

在第一代092型戰略飛彈核潛艇的時候,我們的潛艇水下噪音甚至達到了120分貝,這個數值相當恐怖。也難怪美國人會說只要你們一出動,我們在夏威夷就能聽得到。當然這也有美國人水下聲吶陣列的一份功勞,不過這句話倒是深深刺痛了我們的科研人員。

根據中國相關新聞報道,中國潛艇用輕水小型堆ACP100已經裝艇實際測試,達到了目前國外的主流核潛艇壓水堆自然循環能力在60%左右的水平。採用全電推力系統,大幅降低了潛艇的噪音。再加上我們在工業在精細化小型化領域近10年來取得諸多成果,應用下一代095、096核潛艇上,可以達到在開啟主泵的條件下有33節的最高航速,不開啟主泵可以滿足20節的持續靜音巡航,噪音小於95分貝。

這一成績已經和美國現役核動力潛艇持平,至少追到同代水平上,這相當的不容易了。可以讓那些老認為中國核潛艇技術不行的人徹底無語,核潛艇憑空消失在反潛包圍圈中已經不再是俄羅斯的專屬技術,中國未來也可以做到這一點。

核潛艇反應堆還是只是第四代反應堆的一個具體應用方面,更多方面則是商業化應用,安全性高所以可以在內陸國家使用,例如中國和沙特之間就達成了第四代高溫氣冷堆引進協議,印度尼西亞和阿聯也在和中國探討高溫氣冷堆的引進事宜。所以說大力發展核電,不僅僅是一項有利於國防的大事,更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核電建設可以帶動整個工業體系的上下游聯動,帶來的效益是巨大的。

解放軍海軍第四代核潛艇已研製完成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外媒及軍事專家的廣泛猜測,有專家認為,該消息可信。許多軍事分析家認為,大陸研製第四代潛艇多年,而其第三代核潛艇096型至今尚未公開露面,也未被美國方面偵察到。

098電磁推進核潛艇。它的原理就是利用電磁力推進裝置做動力,而不是現在的螺旋槳,這使潛艇在航行的時候不會發出任何的噪音,就是一艘無聲潛艇,使得核潛艇能達到XX節最高航速,瞬間爆發出強大的馬力,比普通高速魚雷都快,目前我國的進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未來核潛艇

同時,美國衛星已檢測到中國正在建造兩艘配備12套發射裝置、裝備彈道飛彈的新型098第四代戰略核潛艇。有報道猜測,到2025年之前,中國海軍會部署3-4個航母戰鬥群。屆時,第四代戰略核潛艇將成為中國潛艇部隊的作戰王牌。

為了建立有效的二次核反擊能力,飛彈核潛艇也將有大發展,總部署數量預計將達到6艘,達到平時海上部署2艘,緊急時期部署3艘的規模。以每艘核潛艇搭載12枚彈道飛彈、每枚飛彈攜帶3個核彈頭計算,最大發射能力將達到108個核彈頭,可以構成有效的對美威懾。

核潛艇

談到中國核潛艇在世界核潛艇範圍內處於什麼地位和水平時,李莉表示,在世界範圍內,沒有多少國家能夠研製戰略飛彈核潛艇,原因就在於很多核心技術解決不了。

比如說壓水堆,如果是放在水面艦艇上,可以做的很大,但是要放在潛艇上,必須做的夠小,這就需要解決壓水堆體積的問題。另外,核潛艇的動力問題也要解決,噸位不能太大,通常,這類技術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都是一個瓶頸。

李莉說,中國核潛艇的發展實際上已經呈梯隊型,從早期潛艇的噸位小,航行不太遠,噪音較大,而且還不能配備遠射程的戰略飛彈,發展到現在,已經能夠潛出第二島鏈以外,飛彈射程已達數千公里,再加上分飛彈頭技術等,我國目前已掌握核潛艇的主流技術

從一個國家的「核王牌」來說,肯定是有多種生存方式的,必須有陸基核力量,而且不光是發射井,還要有移動式發射平台。

核潛艇

此外,很重要就是有海基核力量,因為海基核力量隱蔽性很強,核潛艇潛伏在大洋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敢說有能力百分之百地發現他國的核潛艇。

不能發現就不能確保摧毀,因此就具備了第二波次的核反擊能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王牌」,應該說,我們在這方面,是占據了世界主流的核動力潛艇技術。

核潛艇浮出水面

如今,中國擁有270艘以上的軍艦,其中包括戰略核潛艇和中國版「宙斯盾」艦等最新型艦艇。

在海南島,中國建造了不易被衛星發現的地下核潛艇基地,並在開發能夠使用潛射飛彈攻擊美國本土的戰略核潛艇,以確保對美國的威懾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