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月的到來,有關朝鮮可能發射洲際彈道飛彈或者進行第六次核試驗的預判就多了起來。預判的根據大多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朝鮮分析網站「北緯38度」傳出的消息。
早在3月9日,這家網站就發布消息稱,「綜合最近從咸鏡北道吉州郡豐溪里核試驗場捕捉到的活動,朝鮮正在準備進行新的核試驗」,並且預測新核試驗的爆炸當量「可能達到28.2萬噸,相當於第五次核試驗威力的14倍左右」。3月25日稱,這家網站根據衛星圖片再次發布了類似消息。而韓聯社3月24日援引韓國軍方人士的話報道說,朝鮮「已經做好隨時進行第六次核試驗的準備,現在只等金正恩一聲令下」。
「北緯38度」網站消息截圖
金正恩何時下令進行新核試驗,或者下令試射洲際彈道飛彈,或者下令利用彈道飛彈技術發射衛星?外界無法猜透。但不少人估計4月將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這或許不無道理。
朝鮮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箭在弦上?
4月正是春暖花開的美好時節。而對於朝鮮來說,今年的4月意義更為特殊。
4月15日,朝鮮將迎來已故領袖金日成誕辰105周年的「太陽節」。在盛行「領袖崇拜」,奉行「領袖決定一切」的朝鮮,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4月25日則是朝鮮人民軍建軍85周年紀念日。在推行「先軍政治」路線的朝鮮,這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節日。4月11日,朝鮮還將舉行第13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五次會議。最高人民會議是朝鮮最高權力機關,往往會宣布重要的人事任免事項。從歷史經驗看,在重要節慶之際,朝鮮往往會採取重大行動,以增添節日的喜慶,突出節日的意義,凝聚民心,鼓舞鬥志,並且向世界顯示「國力強大」和不屈服於壓力的意志。
朝鮮其實早就在做著迎接節日的各種準備。據朝鮮媒體報道,去年4月動工的平壤黎明大街的建設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並將在4月15日前宣布竣工。這條大街占地90多公頃,建有44棟住宅樓,其中包括70層、55層的超高層住宅樓,還包括40多棟託兒所、幼兒園等公共設施。大街建設的同時,重新裝修70多棟原有的住宅樓和公共設施。金正恩3月15日視察該建設項目時再次強調要「無條件地在『太陽節』前完工」,以「向世人宣布,朝鮮一定會擊敗美帝和敵對勢力兇惡的扼殺陰謀,建設強大的國家」。
朝中社3月23日報道稱,朝鮮首都平壤的關鍵工程——黎明大街建設進度已經完成93%。
除了像黎明大街這樣的建設項目外,進行新核試驗,或者發射洲際彈道飛彈和衛星,也是顯示「建設強大國家」的題中之義。屆時如果朝鮮進行這樣的活動,應該不會太出人意料。何況金正恩早在今年的元旦獻詞中就明確表示,朝鮮的「洲際彈道飛彈發射準備工作已經進入收尾階段」。3月19日,朝鮮宣布新研發的大功率火箭發動機地上點火試驗獲得成功,顯示了朝鮮火箭技術的進一步提升。金正恩就此說「全世界不久就會看到這次巨大的勝利將具有怎樣的歷史性意義」,暗示朝鮮發射洲際彈道飛彈已是箭在弦上,只待時機。
這張朝中社3月19日提供的照片顯示,朝鮮3月18日凌晨在西海衛星發射場進行了新型大功率火箭發動機的地上點火試驗。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右一)現場指導試驗。(新華社發)
而針對美韓3月起舉行的「禿鷲」和「關鍵決心」聯合軍演,朝鮮已經多次表示將進一步加強「以核武器為中樞的國防力量」,並且警告美韓,朝鮮將以「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徹底摧毀侵略者和挑釁者的老巢」。由此可見,進行新的核試驗或發射洲際彈道飛彈以加強國防力量,增加核威懾力,無疑是朝鮮所能作出的選項之一。
美韓不斷刺激,恐致朝鮮採取新反制措施
節慶日固然是朝鮮作出進行新核試驗或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的一個時間節點,但更重要的因素還在於美韓在此期間採取怎樣的對朝政策。
從韓國方面看,其看守政府當前奉行的仍然是朴槿惠執政時大力推進的「全方位制裁和施壓」政策,加快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借馬來西亞國際機場發生的朝鮮籍男子死亡事件大做文章,與美國一起舉行包括「斬首行動」、「摧毀指揮部」科目在內的大規模軍演,都說明韓國看守政府絲毫沒有改變朴槿惠執政時的對朝政策。這必然刺激朝鮮採取新的反制措施。
3月14日,在韓國東部海域舉行的韓美聯合軍演期間,一架E-2C「鷹眼」預警機在「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上著陸。(新華社發)
從美國方面看,特朗普總統上台前雖然曾發出過「與金正恩吃著漢堡討論問題」的聲音,但上台後也多次表示朝鮮的行為「非常、非常惡劣」,朝鮮「耍弄了美國幾十年」,美國在對朝政策上「百分之百站在韓國一邊」等言論。
美國高官發表的言論則更具刺激性。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稱,「金正恩不可信任」,美國「不會與他(金正恩)對話和談判」。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2月初訪韓時承諾將動用包括核保護傘在內的「延伸遏制力」保衛韓國的安全,並警告朝鮮稱,美國「將以壓倒性的優勢有效反制一切核攻擊」。美國國務卿蒂勒森3月訪韓時表示,歐巴馬政府在朝核問題上推行的「戰略忍耐」政策「已經結束」,在朝核問題上「(包括軍事措施在內的)所有選擇都擺在桌面上」。
此外,美國2月還拒絕給朝鮮官員核發籤證,致使原本計劃在3月初在紐約舉行的朝鮮高級官員和美國前官員的會談被取消。美國「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等大批戰略武器參加至今仍在舉行的「禿鷲」聯合軍演(至4月底),曾經參與擊斃本·拉丹的美軍「海豹第六分隊」等多支特戰部隊參加軍演等,都具有強烈的警告和威脅含義。對於美國的這些言行,朝鮮看來將作出自己的判斷並採取自己的措施。核試驗、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等都是選項之一。
4月的半島春意盎然,而政治、軍事領域卻陰雲籠罩。朝鮮半島會迎來「危險的4月」嗎?但願不會,但誰能下定論呢? (作者系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編輯/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