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前為孩子做1件事 ,孩子受益一生!

@ 2017-03-29

每天晚上,媽媽最期待的大概就是孩子趕緊睡著吧,好撿點時間自己忙裡偷閒。

但是,精力旺盛的小傢夥,卻一點兒也不配合。

媽媽8點就把寶寶「趕」上床了,可是,過了半個小時,依然還沒睡著,如果是二胎家庭,許是更加熱鬧,兩個小傢夥玩著、鬧著、說悄悄話,在床上1個多小時了,愣是一點睡意都沒有。

這時候,媽媽的小情緒很可能就要爆發了:小祖宗,到底要怎樣你才肯睡啊?

1.媽媽打亂入睡程序,孩子不肯入睡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是不是因為你打亂了孩子的入睡程序呢?

媽媽只想著孩子快點睡,好做自己的事,於是,每天的入睡故事,今天就不講了,直接叫孩子睡,他們如何肯,只一遍一遍地請求媽媽:我要講故事,我要講故事……

2.媽媽有沒有全心全意地陪孩子,孩子是最能感受到的。

如果你能靜下心來,給孩子講個故事,可能就那麼十來分鐘的時間,他就能非常滿足的入睡了。

3.睡前親子時間,或讓孩子受益一生

樂媽一直認為,孩子睡前那半個多小時,真的太重要了,媽媽如果利用好這段時間,或許能帶給孩子意想不到的影響,讓他受益一生。

首先,能讓孩子建立更好的安全感。

睡前常常是孩子最放鬆的時間,如果能在睡前有一段完全屬於父母跟孩子的親子時間,孩子的陪伴需求就很容易獲得滿足。

對於上班族的媽媽來講,更是如此。白天媽媽不在身邊,所以孩子對於晚上的親子時間更是期待,每次到了要睡覺的時候,就很高興,媽媽今天又會跟我們做什麼呢?是講故事呢,還是唱歌呢?

這時候,簡單的半個小時的陪伴,就能讓孩子深深地感受的父母的愛,他的內心是滿足的,也就有了很好的安全感。

其次,能讓孩子睡得更香、更好。

正當孩子滿心期待的時候,如果媽媽卻說:「寶貝,媽媽今天比較累,我們不講故事了,早點睡覺吧」。

你想,孩子一天的小願望就這樣落空了,他該是多失落啊,所以就會不依不饒地要媽媽講故事,而媽媽卻沒有從孩子的角度來想到原來是這麼回事,於是發脾氣,沖孩子吼怎麼就這麼不聽話呢,就不能好好睡個覺麼?

大家都知道,充足的睡眠,對於孩子來說特別重要,可以恢復體力,提高免疫力,更有助於長高高!但是,如果帶著糟糕的心情睡覺,自然是睡不好,還可能做噩夢。

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個性。

睡前親子時間的活動,並沒有限定,每個家庭可能都不一樣。

小一點的時候,可以是做做撫觸;大一點了,可以講故事、唱兩首歌謠;再大一點了,還可以跟孩子聊聊今天做了什麼,有什麼做得很好,值得鼓勵。

講一兩次故事,可能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可是,你知道嗎,21天就可以養成一個習慣,每天給孩子講故事,能夠很好地豐富他們的想像力,媽媽在講故事的時候,孩子能夠不自覺地就記住很多詞語,一段時間後,你可能會發現,孩子甚至自己也能編故事了。

別小看這些事,老話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每天都能有歡樂的親子時間,又能獲得自己最在乎的爸爸媽媽的鼓勵,他的內心也就能夠更充足,更陽光,也更有動力去做得更好!

最後,樂媽想說的是:每天睡前都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不難哦,好處還很多,你也一定可以做到的!

喜歡這篇文章麼? 快分享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