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13年,生母找到兒子,兒子發現沒有養父家好,選擇默默離開

@ 2017-03-28

龍寧縣大田村的吳清桂大媽根本沒想到,事情過去這麼多年,還能找回失散的兒子。就像做夢一樣,當警察帶著兒子出現在村口一剎那,吳清桂的眼淚撲簌簌掉了下來。當警察介紹這位年輕的小伙子就是她失散多年的兒子時,吳清桂看了又看,一下抱住兒子哭了。

十三年前,吳清桂老公外出打工,吳清桂一個人在家帶兒子王遠,王遠這年已滿4歲。有一天,吳清桂帶王遠去縣城趕集,在選購商品時,一不小心,走丟了兒子,她發瘋似的四下尋找,把整個縣城找遍了,也沒發現王遠的蹤影。報案後,警察也幫她各地尋找,並向周邊區縣發出協查通報,但最終沒有找回兒子。

從此,王遠杳無音信,也遠離了他們的生活。但吳清桂和她老公並沒放棄,她老公結束在南方的打工,回來後和吳清桂分頭尋找,該去的地方都去了,也去了全國的部分大中城市,凡是有線索的地方他們都會去尋找,張貼尋人啟事,每次都是失望而歸。

十年過去後,實在找不到兒子,他們才添了一個妹妹,但找兒子的信念一點也沒鬆懈。他們在尋人網站留下尋人信息,也託人在社交平台發了尋人啟事,希望雖然渺茫,但通過眾人力量,加上上天眷顧,也許能發生奇蹟。

十三年後,在熱心網友幫助下,發現南方一座城市的高中生劉平江的出生經歷極像他們描述的背景。原來劉平江早知道自己是被人販子拐來的孩子,被賣到南方城市的劉家,劉家富有,對他也很好,給他好吃好穿,還供他上貴族學校。他在劉家長大後,有一天,他聽到爸爸媽媽為他上貴族學校起了爭執,爸爸在房間小聲說:「平江上高中了,還是讓他讀貴族學校,無非是多交一點錢而已。」媽媽擔心說:「我不是心痛錢,我擔心這孩子畢竟不是親生,只怕將來長大了,翅膀硬了,不認我們,我們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兩頭不討好。」爸爸說:「你這女人,就是頭髮長見識短,我們從小把他養大,有什麼力量能割斷我們的父子親情?」劉平江自此才知道他不是他們的親生兒子,雖然養父養母還是把他送到貴族學校繼續讀書,對他跟以前一樣好。但他尋找自己親生父母的願望,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愈加強烈。終於有一天,他在尋人網站留下個人尋母信息,經網友匹配,報給了當地公安局。在公安局幫助下,經過DNA鑑定,確定他和吳清桂是母子關係。

今天終於見到親生媽媽了,劉平江也流出了激動的淚水。

劉平江在媽媽身邊小住了半個月,母子倆說了很多知心話,媽媽回憶了他小時候的點點滴滴,讓劉平江倍感溫馨和甜蜜。有一天,媽媽想到兒子的後路,他叫劉平江把他的戶口遷到龍寧縣來,讓他在縣城高中讀書。劉平江想了想,沒有答應,他對媽媽說,他這次回來,他養父養母並不知道,他是利用假期回來尋親,怎麼離開養父養母家,他還沒找好藉口。吳清桂不答應,自己的兒子,焉有不回家的道理,他要兒子儘快把戶口遷回來。

第二天,當吳清桂做好早餐,給兒子端過去的時候,發現兒子房間空無一人,她在床上發現兒子留給自己的一封信。兒子在信中說,這次回來能見到自己的親生媽媽,已很知足了,但山區與城市生活的巨大反差,讓他很不習慣,所以他決定回到南方城市中去,回到養父養母身邊去,城市的教育條件比山區好,他不能耽擱學習,再說養父養母也離不開他,他會抽時間回來看媽媽,請媽媽原諒他的不辭而別。媽媽看完,差點暈了過去。

劉平江回到養父養母家時,養父養母早已知道他回去尋找親生媽媽一事,劉平江嘴上不說,養父養母當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只當他跟同學們外出旅遊歸來,累了乏了,叫他早點休息。

但養父養母還是有一事不放心,既然劉平江找到自己的親生媽媽,他們擔心劉平江的親生媽媽會找上門來,為了孩子,他們決定找劉平江的媽媽吳清桂談一談,給孩子留一條後路,同時也是為了讓劉平江安心學習。

幾天以後,養父養母對劉平江說要外出辦幾天事,讓劉平江在學校好好讀書。他們買了大包小包的禮口,還帶了一筆現金,來到千里之外的龍寧縣大田村,找到吳清桂,說明了來意。

吳清桂本不想見,但見他們一臉誠意,加上又是兒子的養父母,她才勉強把他們請進家裡。養父的大意是,為了讓劉平江在城裡安心讀書,順利完成學業,請吳清桂不要去他家,打擾孩子的學習,只要吳清桂不打擾孩子,養父母同意劉平江每年回來看她,並願意供養他到大學畢業,大學畢業後,劉平江願意回到親生媽媽身邊生活,他們不會有意見。

吳清桂想到兒子的前途,她最終同意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