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耳朵旁這個小洞——媽媽容易遺漏的育兒細節

@ 2017-03-27

耳朵附近長有一個小洞,相信大家都見過吧!某些地方的民俗認為這是糧倉,孩子長大了會吃穿不愁;有的則說是聰明眼,表示孩子聰明有前途。其實,在醫學上這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畸形,稱為耳前瘺管。為何會長?有危害嗎?

什麼是耳前瘺管?

耳前瘺管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畸形,常見的症狀是在耳朵附近會有一個小洞。耳前瘺管的小洞多開口於耳前,有的也可以開口於外耳道口、耳甲腔、耳垂等處。

先天性耳前瘺管分分泌型和感染性。一般無症狀,有時輕輕壓擠小眼周圍常有少許微有些粘液或微臭的白色皮脂分泌物溢出,也會覺得局部微微刺癢。

為什麼會長耳前瘺管?

耳前瘺管是由於胚胎在發育期形成耳廓的組織發育不全而引起。耳前瘺管可以單獨發生而不伴有其他的耳朵畸形。也有少數人同時伴有齶裂,副耳廓、耳廓發育不全,遺傳性耳聾等先天性畸形。

耳前瘺管通常為一個盲管,深淺不一,可長可短,並且有的還有分支,有的長的瘺管可以穿到外耳道的深部,甚至到耳後。

右為耳前瘺管內部延伸圖

耳前瘺管的內層為上皮組織,可分泌皮脂腺。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發現耳瘺口有分泌物流出的原因。

長有耳前瘺管該怎麼辦?

耳前瘺管對人體有危害嗎?需要治療嗎?專家稱,耳前瘺管可分為無感染和有感染兩種:

1、無感染型:

有的一生都不發炎,無感染、沒有白色分泌物,對身體沒太大的影響,對於這種沒有症狀的耳前瘺管無需處理;

2、有感染型:耳前瘺管感染髮炎危害大

耳前瘺管感染時瘺管口周圍紅腫、疼痛或膿腫形成溶破,一次發炎後,有可能會反覆發炎化膿,反覆潰破。管腔也會向深部發展,少數感染可延伸到外耳道或乳突部。反覆感染者,局部可發生長期不愈的瘺管或遺留下疤痕。

耳前瘺管發炎症狀及應對:

局部瘙癢,有分泌物溢出或繼發感染時,應予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療;

如果耳前瘺管繼發膿腫形成,則需要行膿腫切開引流,局部換藥等治療;

待感染控制,局部痊癒後,再行瘺管切除術。

耳鼻喉中心專家指出,其實發生耳前瘺管這種疾病的,女性略多與男性。

有些耳前瘺管一旦發生的一次感染髮炎後,今後就會反覆發作,反覆發炎化膿,還會有白色的分泌物在耳前瘺管處溢出,有時還會出現瘙癢等情況,因此,先天性耳前瘺管應該得到及時地治療。像這樣反反覆復發炎,最好做摘除手術進行根除。

耳前瘺管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1、飲食上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鮮蛋或瘦肉為主,忌海鮮。

2、平時多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在身體抵抗力差的時候,炎症容易侵犯。

3、沒有感染過的瘺管注意不要用手去擠壓,保護局部清潔,防止發生感染。先天性耳前瘺管會分泌油脂並從小口冒出來,這是用面前擦乾淨即可。不能用手擠壓。儘量避免碰水。一面感染髮炎化膿。

4、耳癢的時候不要揉,這樣容易把細菌揉了進去,導致發炎。

5、最好在並發炎症早期及時控制,在急性感染時,可通過局部熱敷或使用抗生素來控制炎症,如果不懂可看醫生遵醫囑進行治療(如已形成膿腫,則應進行切開引流,最好避免到這一步)。

寶寶長耳前瘺管的媽媽護理經驗

我兒子就是兩個耳倉(耳前瘺管),有一次我手欠給一個耳倉扣了,發炎腫了,把我嚇壞了,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更害怕,我有一個同學也這樣我就打電話諮詢她,她說要不發炎的話一輩子都沒事,要是發炎了以後總的發炎,嚴重還流膿,我更犯愁了,後來我買的酒精和消毒水,每天給他摸幾次,過了一些天自然就消腫好了,從那以後我在沒敢碰過,至今也沒再發炎過。@zqxiaohai

不要讓寶寶眼淚流進去,洗頭的時候不要讓水流進去。時間長了小眼堵住了,會發炎的。@子揚媽咪

千萬別擠它,看見有分泌物用棉花簽擦掉,途點酒精,千萬別讓它發炎。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有事情,一旦發炎,很容易復發,手術是徹底的治療方法。@lemon1978

對待這個小洞,千萬不能扣或擠,好好好愛護它,就能相安相處。千萬不要讓它發炎,因為會向深處發展,到了外耳道,就麻煩了。人體真是一部非常精妙的儀器,讓我們照顧自己和寶寶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