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曾告誡中國戰時不許動用這武器?俄專家預測結果美將徹底被拖垮

@ 2017-03-26

內容提要:七八十年代美俄對峙達到最高潮時期,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軍事技術對抗直接帶動了高技術武器的發展,可以說在短短的十年時間裡,世界科技突飛猛進,「海陸空-三位一體」作戰理念被進行了新的詮釋,蘇聯率先將彈道飛彈送到了太空。

1980年美國在發現蘇聯能夠在太空中發射飛彈之後,首次提出「戰略防禦計劃」,該計劃目的旨在研究一種新的彈道飛彈防禦模式,美軍將目光從傳統的路基和海基轉向太空,1983年美國史上著名的一位鷹派總統隆納·雷根上台兩年之後開始大力推行該計劃,這就是後來人們熟知的「星球大戰計劃」。

星球大戰計劃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洲際彈道飛彈防禦計劃」和「反衛星計劃」,從1984年一直到1989年,美國共投入至少250億美元研究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關鍵技術,目標是在九十年代建立一套信息化全球彈道飛彈防禦體系,結合空基、海基、天基多層次、多手段的反導體系,值得注意的是THAAD也是該項目的一部分。

時代周刊以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的里根作為封面

美國試圖用太空計劃來拖垮蘇聯,顯然蘇聯是上了美國和北約的當,直到蘇聯解體,包括美國、英國、以色列、日本、德國等很過北約和美國盟友都參與了該計劃,經濟實力十分脆弱的蘇聯被徹底拖垮了。

而中國在空間技術方面的進展近年來迅速發展,港媒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去年發射升空的「遨龍一號」稱旨在驗證「清除太空垃圾技術」,其裝載一台機器手臂,是用於在太空抓取廢棄衛星和碎片。但在中美角力升級之際,這項技術被質疑有軍事用途、是「太空武器」,在必要時用手臂「活捉」敵方衛星當俘虜。

中國航天

去年6月25日由長征七號運載「遨龍一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升空,我們說得很清楚,這是為了為了驗證「清理太空垃圾技術」,因為「遨龍一號」的機器手臂能把垃圾送到大氣層銷毀,它是用來抓取太空廢棄衛星和碎片的。但美國戰略武器專家傑佛瑞·路易斯對其「機動性與靈敏度」提出質疑,指「遨龍一號」至今雖沒有惡意攻擊軌道上的衛星,但各方應關注,它可能有能力抓捕別國衛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對它進行不斷監測。

中國航天

美國認定中國研製的就是空間武器不放,而中國真的空間武器難道就一個機械臂?

DF-ZF超高音速武器

有消息指出,中國正在研發的代號為DF-ZF(美國官方稱為WU-14)超高音速滑翔武器能夠規避美軍現役防空飛彈系統,特別是彈道飛彈和艦載飛彈,能夠將東風-21系列飛彈和東風-26飛彈作為發射平台,在短時間內到達美國在亞太的大部分軍事基地。

美國專家指出,中國研製DF-ZF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要在未來戰爭中突破美國耗資上千億建立的第二、第三島鏈戰略,由於第一島鏈現在中國其實可以輕易的突破,美國很擔心中國在超高音速武器上進展超過美國,而美軍曾經對喊話中國稱最好不要使用這種高強度、不人道的太空武器,五角大樓認為有必要認真評估中國在空間武器發展方面的真實水平,目前可以預測得到中國必然會超過當年的蘇聯。

美國國會外交安全顧問布魯斯·麥克唐納德認為,「中國軍方已做好充分準備,以應付可能爆發的太空衝突。」如果中國軍方想要發展太空武器,他們能輕而易舉地獲得這種能力。但同時有美國資深太空人瓊斯說:「中美未來在航天領域,應該是合作而不是競爭。」俄羅斯太空專家指出:「如果美國將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視為威脅,則可能重蹈冷戰時代與蘇聯展開太空競賽的覆轍,必將在太空領域投入大量資金,這對財政赤字居高不下的美國政府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軍事評論員符義鵬指出,特 朗普也想用當年對付蘇聯的手段壓榨中國,借用高技術武器、太空武器、航天競賽、核武器等全方位提高地區軍事基礎和門檻,引發軍備競賽拖垮中 國,但是中國不是蘇聯,中國現在攢夠了錢搞航天、搞科技,軍備競賽、太空競賽我們都跟美 國玩的起。

---

歡迎大家訂閱「迷彩先生」頭條號 更多第一軍事信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XY5288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