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進來!變速的正確使用方法

@ 2017-03-25

新人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入門車友買來入門山地車,對變速不甚了解,騎行過程中不能正確及時地通過變速檔位來保持踏頻,也就無法發揮出變速的真實性能,享受到的山地車的真正樂趣。

列舉以下幾種新手常見的對變速的錯誤操作:

一、固定齒比,極少變速

一種情況是,長期使用大盤對小飛,認為這樣踩起來「有勁兒」!殊不知長期這樣的齒比會加速飛輪、碟片、鏈條的磨損;而需要踩踏的扭力也非常大(就是「用勁過大」),長期如此,有可能對膝關節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傷!

另一種情況是,大盤對大飛,這樣會使得鏈條張力過大,對於後撥、鏈條是有一定損害,而這樣的變速方式也會因為鏈條張力過大而導致磨損加劇,嚴重可導致斷鏈,後撥損毀等。

而小盤對小飛也是一種不正確的變速,這樣會使得鏈條張力過低,在劇烈顛簸時造成如鏈條打車架、掉鏈等現象,一般最小齒數飛輪都是被設計為低扭力踩踏的「下坡加速」使用,並非大扭力巡航踩踏、衝刺使用,是傳動系統中磨損最快的零部件之一。

山地車越野中,面對極其複雜的路況,需要在動態平衡中合理使用變速,在極短時間內切換變檔幾次是很正常的情況,要根據自身體能和實際路況及時調整變速,這樣才會發揮出變速的真正效能。

二、遇到陡坡不能正確變速

1、不能及時換擋,導致上坡踩踏吃力,最終無法抵抗地心引力,以「菜腿無力」為由,下來推車前行;

2、則是另一個極端,遇到陡坡,「啪啪啪」迅速換成最小齒比,迅猛踩踏「劃圈」,卻無濟於事,最終因為車速過低、轉速過高而無法爬上陡坡。

提前變速至合理的檔位,保持踩踏有力又不會踏空,同時注意身體重心的調整,重心太靠前,則會使後輪打滑,太靠後就會「翹頭」。正確的齒比+適中的踏頻+合理的重心,才會輕鬆爬上陡坡。

空說無益,騎乘者需要根據自己的體能,調整好合適自己的齒比檔位,再高超的騎行技巧也都是在無數次訓練中得來的,掌握基本的理論之後,需要的就是大量的練習。

不過單從傳動系統而言,自2012年SRAM推出單盤系統以來,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X單盤變速已成為賽場中的主流,目前推出的高端山地車也大都標配1X單盤。甚至有車友留言道:「三盤已死」,不過由於成本的限制,當前多數入門山地車依然配備的是2X、3X變速系統。

單盤系統對於山地車而言,優勢明顯:可更專注路面狀況減少繁瑣操作;簡潔意味著維護變得輕鬆;沒有了前撥、指撥、碟片等的零部件,有效減輕整車重量,立管與後避震結構再也不用作出讓步(不用考慮設置前撥)。

而且目前單盤系統也並非競賽級、高端車專用,技術下放、產品升級使得從高端到低端都有相應產品覆蓋(如超高性價比的SRAM NX 11數單盤山地車套件、Shimano SLX M7000 11數單盤山地車套件),11速、12速超大的齒比範圍,豐富傳動齒比讓單盤系統可以更好適應變化多端的路況。

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單速系統會全面普及,這樣小白車友也不必擔心自己記不住什麼齒比什麼大小盤什麼飛輪的,只需輕輕撥動後變速指撥,即可輕鬆調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