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不可能治療濕氣的。你想都不要想這個問題。如果你去問西醫會不會治療濕氣,會被人笑岔氣。
濕氣是中醫的概念,西醫怎麼治?
平時愛研究中醫,題主這問題感覺這個事兒不是這麼簡單對應的。西醫的思路比較像電器維修,基本是考慮」替換」。判斷到胃腸道功能紊亂基本就停了,一般用對症的藥來代替胃腸本身的功能讓其休養,或者服用搭配好的腸道菌群建立新的平衡。中醫的思路比較像程序調試,基本是「抓bug」。濕氣是導致全身功能運行不暢的一個原因,把關鍵部分處理好,整體效果也會改觀。
並且「濕氣」是中醫提出來的,中醫的解決之道肯定更加多也更加精準,建議少吃西藥副作用大,以食療和中藥為主。至於你說的紅豆赤豆薏米,對於有些人來說肯定是有用的,就看你怎麼吃了,介紹幾個食療法給大家
淮山扁豆煲雞腳
功效:健脾祛濕、舒筋活絡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苡仁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隻),生薑絲少許。
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趾甲。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薑片一起放瓦煲內,加水2500ml(約10碗水),武火煲滾後文火煮2小時。煮好後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適應症:湯中雞腳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氣、舒筋強骨的作用,而且雞腳含較多的膠原蛋白,食用能令皮膚光滑而有彈性;淮山具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的功效;扁豆具有健脾化胃的作用;芡實功效健脾除濕,固腎益精;薏苡仁有健脾利水滲濕的作用。故本湯適宜脾虛有濕症見體倦乏力、便溏者食用。
注意事項:建議不要用冰凍雞腳,否則會影響湯的鮮味。
赤小豆粉葛煲鯪魚
功效:清熱下火、祛濕潤燥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少許,鯪魚500克,生薑3片
做法: 1、赤小豆、陳皮洗凈;粉葛削皮洗凈,切塊。 2、鯪魚去鱗及內臟,洗凈,慢火煎至微黃。 3、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放適量食鹽調味便可。
適應症:赤小豆有清熱解毒、利水除濕之功;粉葛能除脾胃虛火、生津止渴;鯪魚有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濕作用。故此湯尤其適用於濕熱內蘊症見長熱毒癰瘡、舌紅苔黃膩之人飲用。
參芪粥
材料:黃芪15克、黨參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紅棗2個、大米100克。
做法:先將薏米、扁豆炒至微黃,紅棗去核,用清水洗凈黃芪、黨參並放入砂鍋內,加水煎汁。藥汁熬好後,去除藥渣,將炒薏米、炒扁豆、紅棗肉、大米一同放進藥汁中煮沸,後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黃芪、黨參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夠祛濕,做成能夠養胃的粥,可補中益氣,健脾祛濕,緩解濕盛帶來的身體不適。
比較懶又愛喝茶的朋友試試薏米金錢柳茶,堅持一周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金錢柳中主要含有三萜皂苷、黃酮、甾體、萜類、有機酸、生物鹼等類型成分,可降低血脂和膽固醇水平,增強微血管壁的韌性,抑制動脈粥樣硬化。而薏仁也有出色的降脂作用,還可做減肥美白用。經常飲用,血液中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糖都會降。
高血脂多發在中老年人,而這些人群由於機體的衰退,也伴有水腫的徵兆。水腫,就會令人顯得沉重而笨拙,感覺整個人都沒有精神。這類型的水腫大多是,心臟、腎臟出現問題,喝些青錢柳薏仁茶有很好的祛濕消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