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不虛,看臉就知道!收好2個中醫方法,輕鬆調好脾胃
正所謂「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說得是脾胃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營養的運輸,從而滋養全身。
一旦脾胃虛弱,就會使身體的營養輸送出現問題,進而出現有氣無力、思維遲鈍、消化不良等問題。
而由於現在生活節奏快,許多人的飲食和作息方面都有問題。就導致了很多人出現了脾胃兩虛而不自知。
脾胃虛不虛,看臉就知道
判斷自己是否是脾胃虛弱,有一個最簡單最實用的方法,就是看臉。
脾胃虛的人臉色都不好,常常表現為發黃髮暗,沒血色和光澤,臉上肉鬆弛。虛症重的人,舌苔還會變白或變紅。
如果你還伴有精力差、睏倦乏力、食慾減退、消瘦或虛胖、大便溏稀、食欲不振、口乾等情況,一定是脾胃虛弱無疑。其中胃虛嚴重的人,特別容易出現口腔潰瘍反覆發作的問題。
脾胃虛弱調理方法
在古代醫論著作《醫原》上就談到:「脾有一分之陽,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陽,能消十分之水谷」。就是說脾一旦有毛病,身體就不能實現這種轉化。而脾虛和胃虛往往互相累及,這也是要同時調理脾胃的原因。
區分治療:
脾胃陽虛(胃寒)
脾胃陽虛與胃寒密切相關,多是由脾胃氣虛繼續發展,或過食生冷,或過服寒涼瀉下藥,損傷脾胃之陽氣所致。
主症:飲食減少,口泛清水,腹中冷痛,四肢偏涼,腹瀉。婦女白帶清稀,小腹冷痛。舌質淡,苔白,脈沉遲無力。
治療原則:溫中健脾
治方:
原料:小米500g、兒茶100克(兒茶是一種中藥,藥店都有賣)
做法:將小米炒焦後與兒茶研成細粉,每日早晚空腹服25克,堅持每天調理。
注意小米一定要炒焦,這樣才有利於驅寒除濕。這個方法適用於脾胃陽虛,胃寒胃酸過多的人。
脾胃陰虛
多因熱病之後津液損傷所致。
主症:口燥咽干,不思飲食,低熱盜汗,手足心熱,大便干,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治則:滋陰養胃。
治方:
蓮子芡實粥
食材準備:蓮子(去心)100g、芡實100g、沙參10g、紅棗枸杞若干、大米50g
做法:將所有食材都洗凈,然後將其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一樣是用小火慢慢熬煮,待粥成時加入少量的鹽調味即可。
推薦原因:蓮子和芡實能夠補脾止瀉,若脾胃虛弱拉肚子可以食用蓮子芡實粥。同時還能清肝毒,降血壓血脂,對心腦血管非常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