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毫無意義的冒險,卻是很多人的 G 點

@ 2017-07-05

小九有很多熱愛旅行的朋友,家家算是其中比較獨特的一個——這姑娘迷戀冒險。徒步、攀山、蹦極、潛水、跳傘、露營 …… 只要提起這些詞兒,她的腎上腺素瞬間飆升,臉上泛起紅暈仿佛觸及 G 點。

晃蕩是件美妙的事,而冒險同樣美妙。所以,今天邀請家家來給各位分享,那些有人覺得毫無意義,但她總是欲罷不能的旅行。懶散的小九雖然做不到,偶爾也會羨慕別人分分鐘都能開啟 hard 模式,羨慕他們流過汗之後看到的無與倫比,說不定哪一天也會去試試。

Sponsored Links

遊歷過溫柔水鄉,走訪過厚重古蹟,踏足過文藝地標,但最後發現,我最迷戀的,仍是 hard 模式的旅行。

人總是犯賤的。想要的東西唾手可得,瞬間樂趣全無;想去的地方若輕易就能實現,哪來挑戰的快感?

一路折騰,妙在遇見未知的自己,妙在來者才能倍加珍惜。這樣的旅行,倒是成全了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分分鐘上癮。

《白日夢想家》

簽下 " 生死狀 "

這個動作不假思索,同時無比壯闊

去雪山攀登之時,每個人都要簽下一份生死狀。

嘉峪關本來只是旅途的補給休息站,但隨手搜到 " 離城市最近的冰川 " ——七一冰川,全身細胞都在告訴我一定要去。

早上五點出發,搭上每天只有一趟往返的綠皮小火車,我和礦區工人一起來到鐵鏡山。工人們昏昏欲睡,窗外各種凌厲高聳的山峰閃過。坐上景區接駁小巴,一路目不暇接,從草甸戈壁到高山險峰,雪線越來越清晰。

Sponsored Links

七一冰川 / 龍行天下

到達大本營,領隊讓每個人簽了一份免責聲明,我不假思索,草草地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氣溫下降,天空中飄起了雪花,像飛舞的蒲公英。雪越下越大,模糊了修葺的棧道。為保存體力,人們安靜前行。

雪地里萬籟俱寂,人們像行走在蒼茫天地間的螻蟻,竭盡全力步步往上。無意間踢到一塊石頭,我險些在狹窄的走道摔倒。那塊石頭滾落懸崖,谷底傳來空洞的迴音。想起剛才簽下的 " 生死狀 ",不由得心有餘悸。

從 3800 米處出發籤生死狀,爬到 4300 米冰舌處

這禁不住的顫動,在看到壯麗的冰舌如同噴薄而出的白色岩漿那一刻,被我拋到了腦後。我興奮地加快了步伐,一任明晃晃的白色占領我的全部視野。

Sponsored Links

爬得越高,腳下的雪越深,空氣也越發稀薄。明明已經看到了不遠處的頂峰,可每走一百米,就要停下來休息好幾分鐘。

山頂的魔力無與倫比,它能讓人下定決心挑戰自己的體能極限。當站在頂峰,看見莊嚴聖潔的皚皚群峰,我不由得嘚瑟起來:想不到平日裡弱雞如我,也能登頂!

自然偉大,生命也同樣偉大。

‍‍ 登頂那天,天氣很冷 / 七七

聽風看銀河

以天為被,以地為床

睡在沙漠裡,到底是種什麼感覺?

第一次見到鳴沙山,難掩興奮,沒有穿上鞋套就急切地向山頂攀去,殊不知一腳踏進沙堆時,就進了整整一鞋的沙。

Sponsored Links

鳴沙山 / 小木

沙山不高,一開始鬥志昂然。可每走一步,總能感覺腳在慢慢往下滑,越用力下滑得越快,走了好久,卻未前進多少,好比龜速。走三步,退一步——這種徒勞,讓我著急又泄氣,只好重新調整了心情,繼續慢慢攀登。

人生,可能也是如此啊。越用力,越深陷。不如調整步伐,自如應對。

走在夕陽金色的餘暉里,汗流浹背,蒸騰的暑氣有炙烤萬物的能量,世界融化成了達利的畫。在沙丘上坐著,怔怔地看著黃沙藍天出神,迎面一隊駱駝走過,目光溫柔,神情自若。

月牙泉,沙漠中的生機 / 小木

蒼茫大漠以豪放的姿態毫無保留地向旅人展示它壯闊的美。遠處就是沙漠的奇蹟——月牙泉,這一彎碧綠點亮了單調的黃沙,泉邊草樹蔥綠,幾隻水鴨在水面悠遊。

目送火紅的夕陽落幕,卻還是捨不得離開,我們選擇夜宿沙漠。

對於習慣每天洗澡的南方人來說,這是個嚴峻的挑戰——不僅要忍耐自己的汗臭,還要忍受無處不在的沙——它們藏在鞋子、衣服、背包里。我們支好了帳篷,躺在柔軟的沙山上,以天為蓋地為床。

Sponsored Links

鳴沙山,入夜 / 小木

夜晚起風,風吹沙動,似嗚咽,若哀鳴。沙漠一片漆黑,看不見遠方,仿佛人的痕跡也會瞬間被沙子埋沒。

所幸是,星河燦爛克服了被黑夜吞沒的恐懼。繁星若天幕中閃耀的石榴籽,熱鬧了整個夜空。大漠是可怖的,然而又如此溫柔。

在廣袤銀河之下,汗臭、疲憊、無孔不入的沙子、一望無盡的漆黑、沙漠風魔的哀吼,都變得不值一提。

鳴沙山繁星璀璨 / 小木

為了這樣的攝人心魄

我願拼盡全力,義無反顧

有種美麗,即使要走路走到大腿發酸,我也想去看。

從機場到亞丁村,就花了四個小時。盤山公路九曲迴環,路途顛簸,以往在高原輕鬆自如的我,竟然也有了高原反應。景區內食宿條件差強人意,我隨便吃了點東西,就從下午睡到晚上,然而還是頭痛欲裂。

友人見我臉色蒼白得可怕,非常擔心。可作為星空愛好者,看到山谷里的滿天繁星,我爬起來去空地上興致勃勃地拍照,他們這時才覺得大概沒什麼大事了。

意志力戰勝了旅途的不適,蔫了一個下午,第二天滿血復活。

通往亞丁稻城的省道 /xmg

當年決定去稻城時,鄧超還沒講 " 一定要和最心愛的人一起去稻城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早在 1928 年,有個美國探險家就拍下了稻城的美,並發表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探險家叫約瑟夫 • 洛克。

詹姆斯 • 希爾頓從洛克的探險故事中獲得靈感,寫下了《消失的地平線》。傳言,亞丁稻城就是書中的 " 香格里拉 " —— " 藍色星球上的最後一片凈土 "。

秋天的亞丁稻城 / 螞蜂窩

由於前幾天下過雨,山路泥濘,動物糞便無處不在。一路遠眺高聳雪峰,近觀流水潺潺,披著天上流動的雲,迎著山間清爽的風,在漫山的野花里穿行,路過風吹草低見氂牛的草場,見過山澗傾瀉而下的瀑布 ……

越過好多個連綿不斷的山丘,走了不知道多久之後,幽深古樸的牛奶海見於眼前:海子雪山環繞,四周滿地碎石,寸草不生,但自有一份肅穆的美。湖水是高原湖泊特有的清澈碧藍,卻是少有的玲瓏秀雅,像一塊晶瑩剔透的翡翠。

那天,一來一回共徒步了十個小時。如果你問要不要再來一次,介於高反的經歷,我絕對會慎重考慮一番。但想起攝人心魄的美,我想我還是會義無反顧。

世上有很多美麗的傳說,人人渴望。曾經經歷,它們就不僅僅是傳說了。

編輯:鶴本

九 行 | 《新周刊》旗下的新銳旅遊平台

沒有旅遊攻略,沒有窮游指南,

沒有奧特萊斯,沒有必去勝地,

我們拒絕一切 low 游,

只有一顆孤獨的好奇心對遠方敞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