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野草農村隨處可見,泡水喝降血糖,做法簡單少花錢!

@ 2017-03-22

幾種野草農村隨處可見,泡水喝降血糖,做法簡單少花錢

糖尿病在古代又被稱為「消渴」,這與它的症狀表現有關。

血糖高或者糖尿病患者,常感覺口渴,喝水過,經常跑廁所。

此外,還會有吃得多,偏愛甜食,但體重驟減;

晚上睡不安穩;四肢乏力等症狀,這類人群需要注意監測血糖。

下面與大家分享幾個古代治療消渴的方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消渴偏方——玉米須豬胰湯

配方:玉米須45g,黃芪30g,白術15g,豬胰100g。

準備好材料後,與平時煲湯一樣,放入砂鍋中與豬胰同燉,每天喝一次。

功效:玉米須有利尿、去痛、降血糖的作用。

豬胰常用於咯血、脾虛下痢、乳汁不通、不孕以及糖尿病等。

《嶺南采藥錄》記載:「和豬肉煎湯治糖尿病。

又治小便淋瀝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湯頻服。

消渴偏方——參芪降糖飲

配方:黃芪20g,丹參、花粉、葛根各15g,忍冬藤、玄參各10g,五味子7g。

將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砂鍋中煎煮40分鍾,取水飲用,每天一劑,可反複煎煮至味淡色淺。

功效:丹參、忍冬藤、玄參等煎劑可降血糖,效果能持續3-4小時,還能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

此方亦是降血糖常用偏方,堅持用效果好。

消渴偏方——青錢柳薏仁茶(要搭配薏仁)

配方:青錢柳10g、薏仁15g。

提前將薏仁浸泡4小時,撈出加清水熬煮至八分熟,加入青錢柳嫩葉一起煎煮,每日2——3劑。

袋泡茶則一次一包,沸水衝泡5分鍾後飲用。

功效:青錢柳和薏仁都是修複胰島、稀釋血糖濃度的食物。

臨床研究表明,此方具有調整機體酸堿平衡、促進新陳代謝、修複腺體活性的作用。

能稀釋血糖、血脂的濃度,連服一個月以上可有顯著改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