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圖書館啃完書,或者開完會,半島君都習慣性地吃一根熱乎乎的熱狗腸。咬一口,那微焦的油脂香味在口腔慢慢飄散,有種飄飄然的幸福感。
有時候,徒步完或游完泳,飢腸轆轆當下,一想到便利店的香腸機上,滾動著一條條烤得油亮發光的熱狗腸,就會越跑越快 ...... 儘管知道吃完一定會內疚,但還是忍不住這口美味的誘惑。
Sponsored Links
相比起這條熱狗腸,宜家的熱狗包同樣惹人犯罪:酸黃瓜、洋蔥酥、番茄醬、黃芥末 ...... 滿滿都是料的熱狗,再加一支甜筒,就是最經典的宜家套餐。
無論是熱狗腸,還是熱狗包,從小到大都在俘虜著我們的胃。今期,半島君和你在回味熟悉味道的同時,再看看香港、日本的熱狗美味和故事。
·記憶中的熱狗腸 ·
我們最熟悉的熱狗美味,莫過於雙匯的玉米熱狗腸。它將小朋友們最愛吃的兩種食物,甜玉米和香腸,結合得天衣無縫。一口咬下去,既有玉米的甜香,又有火腿的肉味。
半島君還記得,讀中學的時候,很多宿舍都會一箱箱地買來吃。一個杯麵,兩條熱狗腸就是一頓飯。連考試考得好,我們也要吃條熱狗腸來小小慶祝一下。
可能現在零食的選擇太多,我也很久沒吃了。直到最近看到外國人瘋狂追捧玉米熱狗腸的視頻,我才恍然想起這個熟悉已久的味道。
Sponsored Links
還有一種「台灣熱狗」,在燒烤的時候經常吃到。想起炭火上,熱狗腸的油脂滴落在燒紅的木炭,發出「滋 - 滋」聲音的場景,都覺得回味無窮。
·從熱狗,到「 熱狗巴士」·
去了茶餐廳以後,我才開始認識這種帶麵包胚的熱狗。港式熱狗接近西方熱狗的樣子:柔軟的芝麻包夾著法蘭克福腸,再鋪上薄薄幾片酸黃瓜,多數茶餐廳都是用水焯熱香腸,吃起來不夠香。
Sponsored Links
也有講究一點的,像中環「永樂園」的熱狗,香腸烤得香,麵包胚烘得外表香脆,淋上每日用牛油、芥末、青瓜、蛋黃調製的醬汁,吃一個都覺得不夠過癮。
香港在 50 年代,甚至更早期就有熱狗的存在。舊時戲院看電影最流行的就是「吃熱狗,嘆咖啡」。
後來,麥當勞、大家樂這些連鎖快餐店遍地開花後,熱狗同漢堡、薯條一樣,裝入紙袋,成為年輕人受歡迎的快餐食物。
愛吃熱狗的香港人,更是把熱狗和巴士聯繫起來。香港第一代的英式巴士,紅色車頂,黃色車身,車裡面沒有冷氣,夏天坐會熱到中暑,人們貼切地將它比喻為「熱狗巴士」。
由於欠缺舒適,2012 年 5 月 9 日後,熱狗巴士的存在成為歷史。其實,熱狗巴士有很多優點,收費便宜之餘,又可以開窗呼吸清新空氣,拍照方便。
Sponsored Links
對於香港人和遊客來說,熱狗巴士是一張很有特色的香港名片。
·日式炒麵熱狗·
日本人是這樣描述炒麵熱狗的美味的:用高麗菜和肉把麵條炒香,夾進鬆軟的麵包,再加入濃郁醬汁,用力咬一口,讓人有天旋地轉的感覺。
美味飽肚的特點,令到炒麵熱狗成為日本高中生受歡迎的食物。由於麵條容易從麵包溢出,一般店家會用保鮮膜將它緊緊包裹。
Sponsored Links
第一次知道這種炒麵熱狗,還是看櫻桃小丸子的時候,半島君一邊流口水一邊在想:天啊這種沒有香腸的熱狗包,看起來也太好吃了吧!到後來吃到的時候,還是覺得熱狗包不能沒有烤香腸。
近年來,熱狗文化在國內興起,可以加肉醬、鰻魚、芝士,好像 pizza 一樣有著花式搭配。雖然這些熱狗的口味豐富,但半島君真正愛吃的,還是那隻麵包帶脆,腸仔煎得香口,醬汁淺淺滲入麵包的熱狗。價廉物美,最適合生活。
我是半島君
一個城市漫遊者
也是一個喜歡文字的人
有人說城市裡的生活無聊乏味
那麼希望透過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
給到你半島便利店般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