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老公們的花樣吐槽
每次閨蜜聚會,總會聽到寶媽們花樣吐槽老公們:
你老公真好,會陪娃搭積木,我老公故意加班,等娃睡覺了才回家。
你老公會陪娃看繪本,真不錯哦,我老公整天說孩子那麼小看什麼書。
天了!你老公讓女兒在他臉上畫畫,我老公癱在沙發上玩遊戲,讓娃過去玩別煩他。
怎麼可能?你老公能單獨帶娃出門去逛公園?我老公能在我們出去玩時幫忙洗洗奶瓶就算破天荒了。
……
如果你聽她們說下去,會聽到老公不會帶娃、不願帶娃的100種心酸。
最後她們的心願也非常簡單,不指望男人能幫忙帶娃,只有不干涉自己餵養、教育方式,不搞破壞就謝天謝地了!
可是餵養、教育孩子不是父母兩人共同的責任嗎?為何媽媽們總是把自己逼成假性單親家庭?
於是,寶媽們尋求解決辦法:看育兒書,請教身邊的朋友,在網絡上求助,可是效果常常未能立竿見影,最後自歎命苦,感慨好男人、好老公都是別人的。
果真如此?
寶爸和寶媽不同,他們沒有經歷過懷胎十月的辛苦,不像寶媽們那樣在懷孕之初就積極學習帶娃知識。當孩子呱呱落地,喜悅過後,他們更多的是對無法控制小生命的恐懼和經濟壓力的焦慮。寶媽們不要一味抱怨,認清現實和改變現狀才是關鍵。
我娃的第一片尿褲是爸爸換的;第一次在家洗澡也是爸爸獨立完成;我考駕照奶奶回老家那兩天,他單獨行動帶8個月大的寶寶逛公園、玩兒童娛樂設施。
他並非全職奶爸,也是職場爸爸,一個曾經吊兒郎當的大老爺們。娃現在23個月,跟她爸親密無間,但這些美好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
用5個小方法,讓他三生三世愛帶娃
如何讓老公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更好的陪孩子成長呢?就我個人經驗,做好幾個小細節,讓寶爸愛上帶娃。
1、讓老公一起「懷孕」
當看到驗孕棒上兩條紅線時,我們兩激動得熱淚盈眶,但是喜悅即刻轉為驚慌,要怎麼調養身體才能生個健康寶寶?寶寶出身了怎麼帶娃?以後怎樣教育?驚慌失措的我們決定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第一步就是讓老公陪我一起「懷孕」。每一次產檢都讓老公陪伴,絕不自己逞強,並在定點產檢的醫院報了母嬰學習課程。
在醫院課程指導下,懷孕之初陪我散步,懷胎7月時開始陪我練習拉瑪澤呼吸法,直至分娩時全程陪護。
產後讓我休息,按著醫院食譜和婆婆幫我準備月子餐,並幫寶寶換尿布、給寶寶洗澡,獨擋一面。
2、不分房不體諒他上班的累
不少寶媽抱怨老公,說老公不體諒自己帶娃的辛苦,甚至有些老公說令人心寒之話:「帶娃有什麼辛苦的?」
說出這些話可以斷言,這個爸爸沒有參與到帶娃的過程中來。但凡參與過的爸爸可以看到,夜晚孩子時時醒來,餓了、尿了、拉了、想要抱抱了。如果遇到孩子生病,媽媽晚上基本沒法睡,時時待命等待孩子的呼喚。
不少媽媽因為自己休產假想著白天可以補覺,所以體諒老公白天上班的辛苦,於是分房睡。
自然老公沒有見過你的辛苦一面,也無法理解你的勞累。而最可怕的是,他沒有參與到孩子成長過程中來,沒有付出,對這個小生命怎麼能產生感情?
讓爸爸看見你的辛苦,承擔起輔助照顧的職責,你要相信對孩子付出越多,他對孩子感情越深。
3、看見寶爸「做錯事」不指責
很多媽媽要上廁所時不得不讓爸爸看娃,結果發現:男人不會帶娃,還非常擅長坑娃。把小嬰兒放在腿上看好萊塢大片;把小嬰兒放電腦桌上,自己打遊戲;讓小嬰兒在沙發上哭,自己做一旁不理不睬等等。
看到這些,寶媽們忍不住怒火大聲喝斥,最後爆發家庭大戰。之後,男人更加不願帶娃。
其實寶媽們消消怒氣,他們這樣做時或許真是無心之舉,也未發現有何不妥,男人不像女人能考慮得那麼細緻周全。我的方法是,把娃交給她,只有不發生原則性的錯誤,不會發生危險,就不責備他,畢竟他真的幫了忙。
那是不是任他胡來?自然不是。而是把孩子交給他,就告訴他,你抱著寶寶在窗臺上曬曬太陽,或是你陪孩子看幾分鐘繪本。把具體的方法告訴他,讓他執行,否則他根本不知道怎麼帶這個小生命。
4、在孩子面前毫不吝嗇地誇獎爸爸
男人不管多少歲依然像個孩子。當他帶娃時,表露自己幼稚和天真的一面,絕對不嘲笑。孩子喜歡這樣會「玩」的老爸,這時你要找準時機,多說爸爸好話。
老公那時喜歡把頭輕輕壓在女兒肚皮上睡覺,每個媽媽看到都會擔心對孩子不好,但是我女兒覺得很有趣,咯咯咯的大笑,我感覺誇獎爸爸很有創意,發現了女兒新的「笑點」。
他在我不責備、多誇獎的原則下和女兒越玩越瘋。
5、週末都獻給孩子
上班的辛苦讓很多爸爸喜歡週末宅在家睡懶覺,於是媽媽們獨自帶著孩子到處溜達。
一開始我也覺得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隔代撫養讓孩子變得很謹慎、膽小,一次我帶她去郊外玩,她不敢踩軟軟的泥,對待陌生的事物也不敢嘗試。
痛定思痛,我回家跟老公說了事態的嚴重性,我認為沒有什麼比孩子失去好奇和探索欲更可怕的事情。
老公同意我的觀點後,我們週末都帶孩子去郊外追蝴蝶,捉蜻蜓,撈魚,玩泥巴,草地上打滾。一開始寶寶不願意,她怕髒,怕衣服髒了奶奶罵。
但是,她和我們胡鬧幾周後,知道泥地先試探性的踩踩,確定安全後再去跳泥坑;敢爬在草地上看小螞蟻搬家;不怕水髒,知道深淺後就跳下去候機撈魚捉蝦。
5個小細節,堅持下去就會看到意義。
沒有天生就討厭帶娃的爸爸,只有不懂親近不懂帶娃的老爸。
媽媽多與寶爸溝通,不強求、不苛責、不力求完美,讓老爸多嘗試,老爸自然愛上帶娃。